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9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包括:灯杆,灯杆的外壁上固定装设有充电桩体,充电桩体电性连接有带有壳体的充电底座,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活动装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端,升降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装设有充电插口,升降模块动力连接有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有光电门,光电门固定装设于壳体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隐藏式的充电插口来规范停车,从而避免充电位浪费;同时设置有锁扣模块,当用户规范停车后,升降模块上升的同时,锁扣模块穿过轮毂间隙,对电瓶车进行锁扣,从而避免电瓶车在充电过程中被盗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电瓶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大学校园中,电瓶车作为出行代步工具,完全可以满足出行需求,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充电桩的需求;由于电瓶车整体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大量的充电桩满足使用需求;但由于充电桩数量与场地限制,势必导致充电场地出现拥堵、加塞和抢占位置的情况,加重校园对电瓶车使用的管理负担。现有一种路灯充电桩,将路灯与充电桩结合在一起,使校园电瓶车充电场地化整为零,解决了充电场地拥堵的情况,使电瓶车充电更为便捷;但该专利技术仍然存有如下缺陷:存在停车不规范的问题,由于随意停放导致有限数量的充电车位被占用,造成充电桩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瓶车充电桩,以致力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外壁上固定装设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电性连接有带有壳体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固定装设于地面,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装设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杆,所述灯杆的外壁上固定装设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电性连接有带有壳体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固定装设于地面,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装设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装设有充电插口,所述升降模块动力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有光电门,所述光电门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杆,所述灯杆的外壁上固定装设有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电性连接有带有壳体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固定装设于地面,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装设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装设有充电插口,所述升降模块动力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有光电门,所述光电门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水平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壁上装设有直齿轮,轴上装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装设于远离所述驱动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壁上固定装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动力连接有锁扣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模块包括竖直装设于壳体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固定装设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外壁上装设有环形锁扣,所述环形锁扣水平设置,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环形锁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颂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