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61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包括气缸、支架、阀体和篦式插板,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上,气缸与支架连接,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和若干插棒,插棒与连接板的一端通过叉头连接;气缸包括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之间连接有气缸缸筒和散热筒,气缸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两端均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右端盖与连接板连接,活塞杆穿过左端盖与手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气缸缸筒的外部增加设置散热筒,避免了阀体周围的高温对气缸造成损害;另外在气缸与阀体之间的支架上设置隔热挡板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增加设置手动装置,实现手气驱动双结合,避免了在气缸出现故障或者停电的情况下无法启闭篦式插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
本技术属于电厂用高温煤渣排渣阀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
技术介绍
目前电厂的煤渣排放管道阀门均采用的普通碳钢材质的阀门,因为煤渣刚从锅炉出来,其温度很高,达到1000度左右。普通的碳钢材质阀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阀体开裂漏料,或者门板变形及由于热膨胀等原因造成阀板与阀体卡主无法打开,影响正常的运转。本申请人于申请日2017年10月26日申请技术“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申请号:201721391309.3。该专利披露了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包括气缸、支架、阀体和篦式插板,所述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和若干插棒,插棒与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的头部通过销轴连接,插棒之间留有间隙,插棒插入阀体内,并可相对于阀体左右运动以开闭阀口。本技术几根插棒组成的篦式插板作为排渣通道的阀门,插板的每根插棒之间设置有空隙,防止插棒热膨胀时导致的阀门卡死,阀体及插棒均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会因高温而导致材料开裂及变形,保证排渣阀的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排渣阀的温度极高,高温容易影响气缸的工作状态,对气缸造成损害,另外排渣阀仅仅依靠气缸控制启闭,在紧急情况或者设备故障的情况下不易人为控制,所以需要对已经公开的篦式耐高温排渣阀进行改进,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对已有的篦式耐高温排渣阀进行改进,公开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包括气缸、支架、阀体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上,气缸与支架连接,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和若干插棒,插棒与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缸包括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之间连接有气缸缸筒和散热筒,气缸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两端均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右端盖与连接板通过叉头连接,活塞杆穿过左端盖与手动装置连接;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上设置有气缸接口,气缸接口下端通入气缸缸筒内,气缸接口上端与外部的气缸驱动装置连接;气缸缸筒和散热筒之间形成的空腔,在右端盖上设置有散热进风口,在左端盖上设置有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通入空腔内,散热进风口的外部连接有鼓风机将外部的冷风送入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之间通过螺纹拉杆进行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右端盖的外端设置有法兰,法兰将支架和气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右端支架上设置隔热挡板,隔热挡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手动装置包括壳体、丝杆、合离丝母、套筒、大齿轮、小齿轮、传动轴;壳体的两端和一侧开设通孔形成三通中空结构,丝杆贯穿壳体与活塞杆连接,大齿轮设置在壳体内的右端通孔处,套筒设置在大齿轮的左端,套筒的左端设置在壳体的左端通孔处,所述合离丝母位于套筒内并与大齿轮连接,丝杆位于合离丝母内;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并设置在壳体一侧的通孔处,小齿轮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伸出壳体一侧的通孔外。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壳体的连接处以及大齿轮与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推力轴承。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外端连接手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对已有的气缸进行改进,在气缸缸筒的外部增加设置散热筒,通过鼓风机向散热筒内输入冷空气对气缸缸筒进行降温,冷空气吸收热量后变成热气排出,形成一个循环散热结构,在气缸和外部高温环境之间形成阻隔,避免了阀体周围的高温对气缸造成损害;另外在气缸与阀体之间的支架上设置隔热挡板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本技术在气动启闭篦式插板的基础上增加设置手动装置,实现手气驱动双结合,避免了在气缸出现故障或者停电的意外情况下无法启闭篦式插板的问题,保证篦式排渣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工作,保证了篦式排渣阀的安全工作,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克服了原有的篦式排渣阀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篦式耐高温排渣阀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篦式耐高温排渣阀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包括气缸、支架2、阀体3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3上,气缸与支架2连接,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4和若干插棒5,插棒5与连接板4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为了避免阀体3附近的高温对气缸造成损害,本技术对气缸进行了改进,增加循环风冷装置对气缸进行降温。气缸包括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之间连接有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气缸缸筒13内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两端均连接有活塞杆16,活塞杆16穿过右端盖12与连接板4通过叉头6连接,活塞杆16穿过左端盖11与手动装置连接;在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上设置有气缸接口17,气缸接口17下端通入气缸缸筒13内,气缸接口17上端与外部的气缸的驱动装置连接。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之间形成的空腔,在右端盖12上设置有散热进风口18,在左端盖11上设置有散热出风口19,散热进风口18和散热出风口19通入空腔内,散热进风口18的外部连接有鼓风机将外部的冷风送入空腔内,在气缸缸筒13和外界之间形成降温层,避免了外界高温对气缸缸筒13的损害。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之间通过螺纹拉杆101进行连接固定,另外在右端盖12的外端设置有法兰102,法兰102将支架2和气缸连接在一起。为了进一步阻隔阀体3的高温对气缸的影响,在气缸的右端支架2上设置隔热挡板21,所述隔热挡板21为隔热棉挡板或者耐高温陶瓷纤维隔热挡板,隔热挡板21通过固定架22固定在支架2上。为了实现气动和手动的一体化,本技术的手动装置包括壳体70、丝杆71、合离丝母72、套筒73、大齿轮74、小齿轮75、传动轴76;壳体70的两端和一侧开设通孔形成三通中空结构,丝杆71贯穿壳体70与活塞杆16连接,大齿轮74设置在壳体70内的右端通孔处,套筒73设置在大齿轮74的左端,套筒73的左端设置在壳体70的左端通孔处,所述合离丝母72位于套筒73内并与大齿轮74连接,丝杆71位于合离丝母72内配合形成丝杆副;所述小齿轮75与大齿轮74啮合并设置在壳体70一侧的通孔处,小齿轮75与传动轴76连接,传动轴76伸出壳体70一侧的通孔外。套筒73与壳体70的连接处以及大齿轮74与壳体7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推力轴承77起到支撑和传动的作用,所述传动轴76的外端连接手轮78或者传动轴76的端头设置通孔,直接使用螺丝刀驱动传动轴76转动手动装置的运行原理为,传动轴76转动带动小齿轮75转动,小齿轮75带动大齿轮74转动,大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支架(2)、阀体(3)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3)上,气缸与支架(2)连接,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4)和若干插棒(5),插棒(5)与连接板(4)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n所述气缸包括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之间连接有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气缸缸筒(13)内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两端均连接有活塞杆(16),活塞杆(16)穿过右端盖(12)与连接板(4)通过叉头(6)连接,活塞杆(16)穿过左端盖(11)与手动装置连接;在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上设置有气缸接口(17),气缸接口(17)下端通入气缸缸筒(13)内,气缸接口(17)上端与外部的气缸驱动装置连接;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之间形成的空腔,在右端盖(12)上设置有散热进风口(18),在左端盖(11)上设置有散热出风口(19),散热进风口(18)和散热出风口(19)通入空腔内,散热进风口(18)的外部连接有鼓风机将外部的冷风送入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支架(2)、阀体(3)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3)上,气缸与支架(2)连接,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4)和若干插棒(5),插棒(5)与连接板(4)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气缸包括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之间连接有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气缸缸筒(13)内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两端均连接有活塞杆(16),活塞杆(16)穿过右端盖(12)与连接板(4)通过叉头(6)连接,活塞杆(16)穿过左端盖(11)与手动装置连接;在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上设置有气缸接口(17),气缸接口(17)下端通入气缸缸筒(13)内,气缸接口(17)上端与外部的气缸驱动装置连接;气缸缸筒(13)和散热筒(14)之间形成的空腔,在右端盖(12)上设置有散热进风口(18),在左端盖(11)上设置有散热出风口(19),散热进风口(18)和散热出风口(19)通入空腔内,散热进风口(18)的外部连接有鼓风机将外部的冷风送入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之间通过螺纹拉杆(101)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高温手/气动控制篦式排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12)的外端设置有法兰(102),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平吴海泉张守宝张鹏飞牛春雷康正文吴鑫瑞陆俊超司战勋吴雨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润达气动液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