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1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包括基轴、固定锥环、移动锥环、定位驱动件、压盘以及夹持驱动件,固定锥环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移动锥环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并利用夹持驱动件驱动压盘抵紧产品,使得定子的内孔壁抵紧固定锥环的外周,实现定位及夹持。本申请具有定子的轴线与基轴的轴线重合,完成产品的定位、夹持,进而以定子内孔的轴线为基准完成定位、夹持,实现精准夹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壳加工用工装
本申请涉及电机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锥形转子电机主要由壳体、定子、转子、机盖以及其它附件组成,且定子的内孔和转子的外周都呈锥形。锥形转子电机具有停电自制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动葫芦、卷扬机等起重设备。定子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壳体内,转子转动嵌设于定子的内孔中,且转子的两端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机盖,机盖连接于壳体的端部,进而确定转子与定子之间的位置。为提高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同轴度,通常在定子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壳体后,需要将产品安装至数控机床的主轴上,并利用数控机床再加工壳体的端面。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定子内孔为锥孔,定位精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定子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包括:固定锥环,同轴连接于机床的主轴上,所述固定锥环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固定锥环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移动锥环,与所述固定锥环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连接于主轴上,所述移动锥环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移动锥环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定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锥环沿轴向移动;压盘,与所述固定锥环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设于机床上,所述压盘朝向固定锥环的端面用于抵紧产品的端面;以及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盘沿轴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利用移动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进而使得定子内孔的轴线与基轴重合,进而以定子内孔的轴线为基准完成定位,最后配合利用夹持驱动件驱动压盘抵紧产品,完成夹持。优选的,还包括:基轴,同轴连接于机床的主轴上;所述固定锥环同轴固定连接基轴,所述移动锥环同轴滑动套接于基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改造机床的主轴,控制成本。优选的,还包括:锁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于所述基轴朝向压盘一端的外周;所述固定锥环的内周设为锥形,所述基轴上且位于锁环背离压盘一侧的外周设为锥形,以实现贴合所述固定锥环的内周,且所述锁环背离压盘一侧的端面用于抵紧固定锥环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锥环的外周为定位基准,长期使用时,固定锥环的外周与定子的内孔壁频繁接触、抵接、挤压,可能产生磨损,此时,更换固定锥环,以保证定位基准的可靠。优选的,所述定位驱动件包括:定位缸,具有沿所述基轴轴向伸缩的活塞杆;顶板,沿轴向滑动设于所述基轴上,且所述顶板连接定位缸的活塞杆;以及顶紧套,滑动套接于所述基轴上,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移动锥环;所述顶板以及顶紧套位于移动锥环背离固定锥环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缸可采用气缸或液压缸,配合顶板、顶紧套实现驱动移动锥环移动,完成定子内孔轴线的定位。优选的,所述定位驱动件还包括: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轴上,且位于所述移动锥环与固定锥环之间;以及脱离弹簧,沿所述基轴的轴向伸缩,一端连接所述移动锥环,另一端抵紧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缸卸压后,脱离弹簧的弹性力使得移动锥环远离固定锥环,完成移动锥环的脱离。优选的,所述夹持驱动件包括:夹持缸,具有沿所述基轴轴向伸缩的活塞杆;以及尾座,沿所述基轴的轴向滑动设于机床上,且所述尾座连接夹持缸的活塞杆;所述压盘转动设于尾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缸可采用气缸或液压缸,配合尾座,使得压盘平稳的靠近并抵紧产品,完成夹持。优选的,所述基轴背离主轴的端部同轴设有定位孔;所述尾座上转动设有顶尖,所述顶尖用于抵接至定位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支撑基轴的一端,并利用尾座、顶尖抵紧并支撑基轴的另一端,提高基轴的刚性,控制基轴的弯曲变形量,进而提高加工精度。优选的,所述夹持驱动件还包括:转轴,与所述基轴同轴设置,并转动设于所述尾座上;所述转轴朝向基轴的一端同轴设有嵌孔,所述顶尖滑动嵌设于嵌孔内;所述顶尖背离基轴的端面以及嵌孔的内壁合围形成油腔,所述转轴内还设有油孔,所述油孔贯穿转轴并连通油腔,且所述油孔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通供油管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时,供油管路向油腔内供油,使得顶尖伸出,且尾座靠近基轴时,顶尖先抵紧主轴的端部,随后尾座继续靠近基轴,顶尖位置相对于基轴保持不动,压盘抵紧定子轴向的端面;顶尖先抵紧主轴的端部,实现控制主轴的弯曲变形量,随后,压盘抵紧定子轴向的端面,完成产品夹持,进而有利于控制产品随主轴弯曲而产生的偏移量。优选的,所述固定锥环与移动锥环之间存在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实现利用固定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利用移动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进而使得定子内孔的轴线与基轴重合,进而以定子内孔的轴线为基准完成定位、夹持。优选的,所述固定锥环的外周同轴设有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固定锥环外周与定子内孔壁的接触面,便于实现精准定位。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固定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利用移动锥环的外周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使得定子内孔的轴线与基轴重合,进而以定子内孔的轴线为基准完成定位、夹持;2.夹持时,顶尖先抵紧主轴的端部,实现控制主轴的弯曲变形量,随后,压盘抵紧定子轴向的端面,完成产品夹持,进而有利于控制产品随主轴弯曲而产生的偏移量。附图说明图1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数控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轴及定位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尾座及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基轴及定位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工装夹持产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顶出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顶出垫块套接至基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1、定子;02、壳体;03、床身;04、主轴;1、基轴;11、定位孔;12、避让槽;2、固定锥环;21、环槽;3、压盘;4、夹持驱动件;41、夹持缸;42、尾座;43、转轴;431、嵌孔;432、油腔;433、油孔;44、顶尖;5、锁环;6、移动锥环;7、定位驱动件;71、定位缸;72、顶板;73、顶紧套;74、限位环;75、脱离弹簧;8、顶出垫块;81、握持部;82、抵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锥形转子电机主要由壳体、定子、转子、机盖以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锥环(2),同轴连接于机床的主轴上,所述固定锥环(2)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固定锥环(2)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n移动锥环(6),与所述固定锥环(2)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连接于主轴上,所述移动锥环(6)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移动锥环(6)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n定位驱动件(7),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锥环(6)沿轴向移动;/n压盘(3),与所述固定锥环(2)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设于机床上,所述压盘(3)朝向固定锥环(2)的端面用于抵紧产品的端面;以及/n夹持驱动件(4),用于驱动所述压盘(3)沿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锥环(2),同轴连接于机床的主轴上,所述固定锥环(2)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固定锥环(2)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小一端的内壁;
移动锥环(6),与所述固定锥环(2)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连接于主轴上,所述移动锥环(6)的外周设为锥形,且所述移动锥环(6)的外周用于抵接定子内孔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壁;
定位驱动件(7),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锥环(6)沿轴向移动;
压盘(3),与所述固定锥环(2)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滑动设于机床上,所述压盘(3)朝向固定锥环(2)的端面用于抵紧产品的端面;以及
夹持驱动件(4),用于驱动所述压盘(3)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轴(1),同轴连接于机床的主轴上;
所述固定锥环(2)同轴固定连接基轴(1),所述移动锥环(6)同轴滑动套接于基轴(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环(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于所述基轴(1)朝向压盘(3)一端的外周;
所述固定锥环(2)的内周设为锥形,所述基轴(1)上且位于锁环(5)背离压盘(3)一侧的外周设为锥形,以实现贴合所述固定锥环(2)的内周,且所述锁环(5)背离压盘(3)一侧的端面用于抵紧固定锥环(2)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壳加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件(7)包括:
定位缸(71),具有沿所述基轴(1)轴向伸缩的活塞杆;
顶板(72),沿轴向滑动设于所述基轴(1)上,且所述顶板(72)连接定位缸(71)的活塞杆;以及
顶紧套(73),滑动套接于所述基轴(1)上,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顶板(72),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移动锥环(6);
所述顶板(72)以及顶紧套(73)位于移动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燕金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