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及其压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73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及其压轴方法,通过设置的压轴杆、活塞外杆、顶座、转盘和转座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的效率;通过电动机带动驱动柱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座转动,转座带动转盘转动,通过活塞内杆在活塞外杆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活塞内杆带动压轴杆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转盘将模顶柱转动至压轴杆的正下方;通过设置的驱动座、套柱、转座、转盘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模顶柱和待加工的模具进行快速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解决不能方便快速的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以及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工作的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及其压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无刷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及其压轴方法。
技术介绍
无刷直流电机是永磁式同步电机的一种,而并不是真正的直流电机。区别于,无刷直流电机不使用机械的电刷装置,采用方波自控式永磁同步电机,以霍尔传感器取代碳刷换向器,以钕铁硼作为转子的永磁材料,性能上相较一般的传统直流电机有很大优势,是当今最理想的调速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一般做成三相对称星形接法,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十分相似,电动机的转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的极性,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驱动器由功率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专利公开号CN209134246U公开了一种电机用转子铁芯与轴承压轴设备,包括机座,机座顶部固定有支撑柱,外框架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外框架正面固定的操控面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压装机构,压装机构下方设置有固定于机座的顶升机构;该技术实施中,将电机座放置在工装板上卡接固定,抬升气缸时部分收缩,抬升工装板固定的电机座上升,由于第二导套对第二导柱的校正作用,因此能够保持电机座线性上升,有效避免偏移;压装机构中,下移纵向电缸时部分收缩,压迫套筒下降,由于第一导套对第一导柱的校正作用,有效保证套筒线性下降;将铁芯放置在电机座,纵向电缸收缩压迫套筒底部的活塞对轴承与铁芯进行压装。存在的缺陷包括:不能方便快速的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以及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工作的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及其压轴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不能方便快速的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压轴杆、活塞外杆、顶座、转盘和转座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的效率;通过电动机带动驱动柱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座转动,通过转座带动转盘转动,通过驱动座带动套柱转动,将待加工的模具通过模顶柱进行连接;通过活塞内杆在活塞外杆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活塞内杆带动压轴杆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转盘将模顶柱转动至压轴杆的正下方;将压轴杆下移,对模顶柱上待加工的模具进行挤压,将模具挤压成型后,通过活塞外杆上移带动压轴杆上移,对转盘进行转动,将加工好的模具转动至一侧后,将另一个待加工的模具转动至压轴杆的正下方,并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的快速加工,解决了现有方案中不能方便快速的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另一方面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工作的效率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驱动座、套柱、转座、转盘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模顶柱和待加工的模具进行快速的调整,通过模顶柱的自动升降和对模具进行定位和挤压,可以有效提高压轴工作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工作的效率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包括支撑架、工作台、转盘、支撑板、夹座、活塞外杆、顶座,所述工作台、转盘和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转盘位于工作台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所述工作台位于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活塞外杆和顶座均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活塞外杆位于顶座的下端,所述支撑架与转盘之间安装有驱动座和支撑底板,所述驱动座位于支撑底板的后方,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安装有转座和套柱,所述转座转动安装在套柱的内部,所述传动座的内部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安装有传动柱;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安装有模柱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安装在模柱的上端,所述模柱的上端连接有模顶柱,所述模顶柱贯穿于模柱和上模座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若干个所述下模座在转盘上呈等间距排列分布,所述转盘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座通过卡槽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柱和第一齿轮,所述转座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支撑上板,所述支撑上板的上端安装有夹座、连接座和卡座,所述连接座位于夹座和卡座之间的位置,所述夹座位于卡座的一侧,所述夹座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转柱,所述夹座与支撑上板之间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连接座与支撑上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上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第一轴环,所述连接横板的下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连接横板的下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压轴杆,所述压轴杆贯穿至第一轴环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活塞外杆与第一轴环之间连接有第二套环、固定环和套杆,所述固定环位于第二套环和套杆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套环位于套杆的上方,所述活塞外杆的上端连接有活塞内杆和第一套环,所述活塞内杆贯穿至第一套环的内部,所述活塞外杆通过活塞内杆与顶座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顶座的下端靠近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探测座,所述顶座与探测座之间连接有第二轴环,所述探测座的下端安装有探测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离板,该隔离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座,所述散热座的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若干个散热片与散热座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座的后端安装有散热导管和散热顶板,所述散热导管位于散热座和散热顶板之间的位置。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的压轴方法,该压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驱动柱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座转动,通过转座带动转盘转动,通过驱动座带动传动柱转动,将待加工的模具通过模顶柱进行连接;步骤二:通过活塞内杆在活塞外杆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活塞内杆带动压轴杆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转盘将模顶柱转动至压轴杆的正下方;步骤三:将压轴杆下移,对模顶柱上待加工的模具进行挤压,将模具挤压成型后,通过活塞外杆上移带动压轴杆上移,对转盘进行转动,将加工好的模具转动至一侧后,将另一个待加工的模具转动至压轴杆的正下方,并重复上述操作,电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导管传输至散热片,通过散热片转动产生的缝隙将热量排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压轴杆、活塞外杆、顶座、转盘和转座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对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进行加工的效率;通过电动机带动驱动柱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工作台(2)、转盘(3)、支撑板(4)、夹座(5)、活塞外杆(12)、顶座(13),所述工作台(2)、转盘(3)和支撑板(4)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转盘(3)位于工作台(2)和支撑板(4)之间的位置,所述工作台(2)位于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活塞外杆(12)和顶座(13)均位于支撑板(4)的上方,所述活塞外杆(12)位于顶座(13)的下端,所述支撑架(1)与转盘(3)之间安装有驱动座(32)和支撑底板(33),所述驱动座(32)位于支撑底板(33)的后方,所述支撑底板(33)的上端安装有传动座(36),所述传动座(36)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安装有转座(31)和套柱(37),所述转座(31)转动安装在套柱(37)的内部,所述传动座(36)的内部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安装有传动柱(38);/n所述转盘(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下模座(19),所述下模座(19)的上端安装有模柱(20)和上模座(21),所述上模座(21)安装在模柱(20)的上端,所述模柱(20)的上端连接有模顶柱(30),所述模顶柱(30)贯穿于模柱(20)和上模座(2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工作台(2)、转盘(3)、支撑板(4)、夹座(5)、活塞外杆(12)、顶座(13),所述工作台(2)、转盘(3)和支撑板(4)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转盘(3)位于工作台(2)和支撑板(4)之间的位置,所述工作台(2)位于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活塞外杆(12)和顶座(13)均位于支撑板(4)的上方,所述活塞外杆(12)位于顶座(13)的下端,所述支撑架(1)与转盘(3)之间安装有驱动座(32)和支撑底板(33),所述驱动座(32)位于支撑底板(33)的后方,所述支撑底板(33)的上端安装有传动座(36),所述传动座(36)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安装有转座(31)和套柱(37),所述转座(31)转动安装在套柱(37)的内部,所述传动座(36)的内部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安装有传动柱(38);
所述转盘(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下模座(19),所述下模座(19)的上端安装有模柱(20)和上模座(21),所述上模座(21)安装在模柱(20)的上端,所述模柱(20)的上端连接有模顶柱(30),所述模顶柱(30)贯穿于模柱(20)和上模座(2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下模座(19)在转盘(3)上呈等间距排列分布,所述转盘(3)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座(31)通过卡槽与转盘(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安装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柱和第一齿轮,所述转座(3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支撑上板(401),所述支撑上板(401)的上端安装有夹座(5)、连接座(6)和卡座(18),所述连接座(6)位于夹座(5)和卡座(18)之间的位置,所述夹座(5)位于卡座(18)的一侧,所述夹座(5)和连接座(6)之间连接有转柱(16),所述夹座(5)与支撑上板(401)之间安装有第二夹板(35),所述连接座(6)与支撑上板(401)之间安装有第一夹板(17),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柱(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中下机壳压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支撑柱(7)和第二支撑柱(8),所述第一支撑柱(7)位于第二支撑柱(8)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柱(7)和第二支撑柱(8)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横板(9),所述连接横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平李伟德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特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