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涉及建筑装饰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装饰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固定架不稳固,影响安全的问题。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的上方安装有受力板,且第二电动缸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受力板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耳,且连接耳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滑竿,滑竿与固定杆之间安装有限位块,且滑竿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缸,第一电动缸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杆,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重要朋友,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会使人们的神经紧张,下班后,很想真正的放松一下,这时很需要家的温暖,所以,在做家中装饰时,一定要注意温暖,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从设计标准、工程规模到资金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建筑装饰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固定架不稳固,影响安全,不方便使用;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建筑装饰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固定架不稳固,影响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的上方安装有受力板,且第二电动缸的上端与受力板焊接连接,且第二电动缸的下端延伸至底座下方与底座滑动连接,且第二电动缸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与第二电动缸粘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底座焊接连接,且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固定杆焊接连接,且连接件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受力板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耳,连接耳与受力板焊接连接,且连接耳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滑竿,滑竿与固定杆之间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分别与滑竿和固定杆焊接连接,且滑竿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和滑动块通过旋转螺丝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滚轮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连接,所述滑竿的外部安装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滑动块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缸,第一电动缸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杆,且受力板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滑槽,滑动杆通过滑槽与受力板滑动连接,且第一电动缸通过旋转螺丝分别与受力板和滑动杆活动连接,且滑动杆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动杆通过滑槽与安装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与安装板焊接连接,且升降平台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架,支架与升降平台焊接连接,且支架的一侧安装有门板,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围栏,围栏与支架焊接连接,门板通过铰链与支架活动连接,且门板通过卡扣与支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上方的外部安装有载物台,载物台与升降平台焊接连接,且载物台的内部设置有工具箱,工具箱与载物台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第二电动缸的设置,在需要进行安装建筑装饰工作时,可将第二电动缸伸长,使第二电动缸延伸至底座外部,下端的防滑垫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接触面积,使升降平台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站上升降平台上方后,通过升降平台受到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下压受力板,受力板受力后,会使下端的连接杆下压,从而带动滑动块滑动,使滑动块在滑竿外部挤压压力弹簧,使其保持足够的受压状态,从而使底座与受力板之间的强度提高,减少受到的震动,进一步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提升了升降平台的安全性,方便实用,减震效果好,且使用完成后,收缩第二电动缸,可使滚轮接触地面,方便进行移动。2.该技术通过载物台的设置,在进行工作前,可先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工具箱内,再进行升起升降平台进行安装工作,避免在工作中弯腰进行使用,方便实用,且载物台设置为半包围的结构,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滑出升降平台产生事故,有效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防滑垫;3、受力板;4、固定板;5、滚轮;6、滑动杆;7、第一电动缸;8、驱动电机;9、安装板;10、升降平台;11、支架;12、载物台;13、围栏;14、第二电动缸;15、连接耳;16、连接杆;17、滑动块;18、滑竿;19、压力弹簧;20、固定杆;21、连接件;22、限位块;23、门板;24、工具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4,第二电动缸14的上方安装有受力板3,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上端与受力板3焊接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2,防滑垫2与第二电动缸14粘合连接,第二电动缸14伸长,使第二电动缸14延伸至底座1外部,下端的防滑垫2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接触面积,使升降平台10的稳定性提高。进一步,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底座1焊接连接,且固定板4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21,连接件21与固定杆20焊接连接,且连接件21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4连接,受力板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耳15,连接耳15与受力板3焊接连接,且连接耳1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杆16。进一步,固定杆20的一侧安装有滑竿18,滑竿18与固定杆20之间安装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分别与滑竿18和固定杆20焊接连接,且滑竿18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17,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15和滑动块17通过旋转螺丝活动连接,固定板4的下端安装有滚轮5,滚轮5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4连接,滑竿18的外部安装有压力弹簧19,压力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2和滑动块17焊接连接,受力板3受力后,会使下端的连接杆16下压,从而带动滑动块17滑动,使滑动块17在滑竿18外部挤压压力弹簧19,使其保持足够的受压状态,从而使底座1与受力板3之间的强度提高。进一步,受力板3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动缸7,第一电动缸7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杆6,且受力板3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滑槽,滑动杆6通过滑槽与受力板3滑动连接,且第一电动缸7通过旋转螺丝分别与受力板3和滑动杆6活动连接,且滑动杆6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4),第二电动缸(14)的上方安装有受力板(3),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上端与受力板(3)焊接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2),防滑垫(2)与第二电动缸(14)粘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4),第二电动缸(14)的上方安装有受力板(3),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上端与受力板(3)焊接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第二电动缸(14)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2),防滑垫(2)与第二电动缸(14)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底座(1)焊接连接,且固定板(4)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21),连接件(21)与固定杆(20)焊接连接,且连接件(21)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4)连接,所述受力板(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耳(15),连接耳(15)与受力板(3)焊接连接,且连接耳(1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的一侧安装有滑竿(18),滑竿(18)与固定杆(20)之间安装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分别与滑竿(18)和固定杆(20)焊接连接,且滑竿(18)的外部安装有滑动块(17),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15)和滑动块(17)通过旋转螺丝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安装有滚轮(5),滚轮(5)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板(4)连接,所述滑竿(18)的外部安装有压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小华,尤丽君,韩琼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禹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