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岩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2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承载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以及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钢支架和第一支撑板,还包括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与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摔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三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第四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效果,达到了让在固定框上工作的施工者达到预订的高度能更好的进行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承载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
技术介绍
在使用脚手架时,脚手架的结构单一,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足,易出现从脚手架落下摔伤的情况,当承载架上升的越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就越高,若在施工人员绑上安全绳有时会让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很不方便,所以需要一种方便施工人员工作又能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该建筑施工承载架,解决了既能方便施工人员工作又能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钢支架和第一支撑板,还包括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板;所述钢支架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与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摔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三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第四防摔板的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与固定框的顶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网。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板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黏连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材质为钢铁材质。优选的,所述钢支架的底部插接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材质为硬质钢材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承载架,通过在固定框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网,分别在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网,的上表面安装一层微小的黏连网在结构,在施工人员工作的时候穿上一种表面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在该装置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穿上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分别固定在固定框上让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网展开,若施工人员不慎失足,穿有安全带有绒毛的背心会紧紧吸附在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网的任意一个上,让施工工人被牢固在第一防摔板、第二防摔板、第三防摔板和第四防摔网上任意一个上面,达到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效果。(2)、该建筑施工承载架,当在搭建支架,而支架无法达到预定的高度时,通过在钢支架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上安装的液压杆,通过液压杆让固定框上升到相应的高度,达到了让在固定框上工作的施工者达到预订的高度能更好的进行施工的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框的俯视图。图中:1钢支架、2第一支撑板、3液压杆、4固定框、5金属网、6第二支撑板、7第一防摔板、8第二防摔板、9第三防摔板、10第四防摔板、701第一连接件、801第二连接件、901第三连接件、101第四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钢支架1和第一支撑板2,还包括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板10;钢支架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活动卡接,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与液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杆3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框4的材质为钢铁材质,固定框4是施工者在工作时工作的平台,其结构要求非常结实耐用等效果,固定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6,固定框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网5,金属网5是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在固定框4的四周掉落的情况;第一防摔板7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二防摔板8通过第二连接件8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三防摔板9的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四防摔板10的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1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连接件701、第二连接件801、第三连接件901和第四连接件101的材质为硬质钢材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要通过第一连接块701、第二连接块801、第三连接块901和第四连接块101与固定框4的顶部连接方便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的收纳和使用的效果;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板10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黏连板,通过在固定框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分别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的上表面安装一层微小的黏连网在结构,在施工人员工作的时候穿上一种表面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在该装置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穿上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通过第一连接件701、第二连接件801、第三连接件901和第四连接件101分别固定在固定框4上让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展开,若施工人员不慎失足,穿有安全带有绒毛的背心会紧紧吸附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的任意一个上,让施工工人被牢固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上任意一个上面,达到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效果。在使用时,当在搭建支架,而支架无法达到预定的高度时,通过在钢支架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2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2上安装的液压杆3,通过液压杆3让固定框4上升到相应的高度,通过在固定框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分别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的上表面安装一层微小的黏连网在结构,在施工人员工作的时候穿上一种表面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在该装置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穿上带有毛绒的安全背心,通过第一连接件701、第二连接件801、第三连接件901和第四连接件101分别固定在固定框4上让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展开,若施工人员不慎失足,穿有安全带有绒毛的背心会紧紧吸附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的任意一个上,让施工工人被牢固在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网10上任意一个上面,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整个装置运行完毕。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建筑施工承载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钢支架(1)和第一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板(10);/n所述钢支架(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与液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3)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防摔板(7)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摔板(8)通过第二连接件(8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三防摔板(9)的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四防摔板(10)的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1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钢支架(1)和第一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摔板(7)、第二防摔板(8)、第三防摔板(9)和第四防摔板(10);
所述钢支架(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与液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3)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防摔板(7)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摔板(8)通过第二连接件(8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三防摔板(9)的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第四防摔板(10)的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101)与固定框(4)的顶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承载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岩张晖刘运通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