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00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梁和桥墩柱,桥梁中间设置有感应器和报警器,桥墩柱下方用承台连接,桥墩柱上设置有控制箱,环绕所述桥墩柱和承台设置有若干带电机的齿轮,带电机的齿轮旋转时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第二齿轮轨道啮合,第一齿轮轨道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第二齿轮轨道外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带电机的齿轮、感应器、报警器与控制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桥墩形成全方位的保护,同时具备船只靠近感应功能,通过控制箱自动控制齿轮轨道旋转,使缓冲垫能够适时旋转,可有效防止船只撞桥事故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横跨江海的大型桥梁越来越多,使得撞击桥墩事故急剧增加,在大型桥梁运营期间,发生了过很多起重大的恶性碰撞事件,有些交通干线和航道堵塞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在我国,船撞桥事故也是频繁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的大事故也频频发生,每一次碰撞事故都酿成桥毁人亡的重大惨剧,由此造成中断交通、抢修线路的经济损失也逐年严重。但桥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及抗震能力的降低确是肯定的,针对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的交通部门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船桥碰撞理论,并设计出了一些桥墩防护设施,我国主要进行实例桥梁的防撞装置的设计和应用,但桥墩防撞击的研究工作和防撞装置的安装仍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的桥梁的防撞装置基本只对桥墩底部与水面结合部的位置进行防护,基本采用柔性被动防撞结构,防撞装置几何尺度偏大,实践效果不佳,也不能满足实际案例中船舶对桥墩上部位置的防撞的要求,所设计的防撞装置往往会不能对桥梁桥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梁和两根桥墩柱,所述桥梁中间设置有感应器和报警器,所述桥墩柱下方用承台连接,所述桥墩柱上设置有控制箱,环绕所述桥墩柱和所述承台设置有若干带电机的齿轮,所述带电机的齿轮旋转时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第二齿轮轨道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轨道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齿轮轨道外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带电机的齿轮、感应器、报警器与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承台上包括至少两条所述第二齿轮轨道,所述桥墩柱上包括至少两条第一齿轮轨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轨道与第一缓冲垫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与第一缓冲保护罩采用粘合连接。进一步地,第二齿轮轨道与第二缓冲垫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与第二缓冲保护罩采用粘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外部设置有第一缓冲保护罩。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垫外部设置有第二缓冲保护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红外、或雷达波、或超声波探测原理的感应器感应靠近桥墩的船只,感应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箱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船上工作人员注意,当船只撞向桥墩时,控制器启动带电机的齿轮,带电机的齿轮分别带动第一齿轮轨道和第二齿轮轨道旋转,第一齿轮轨道和第二齿轮轨道分别带动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旋转至适合位置,从而减轻船只撞击桥墩柱的作用力,保护船只和桥上部件少受损害,同时保护船上人员不受撞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可采用分体式组合安装,安装简便;2.本防撞装置对桥梁的桥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3.本装置采用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结构,具备报警功能,可实行对过往船只提前预警,通过声光、无线电通信等方式对船舶提前预警,使船舶及时做出调整,争取最大限度的保护桥墩和桥梁,同时保护过往船只;4.本装置可实现全自动智能控制,方便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的桥墩柱和承台俯视图;图2是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的桥墩柱俯视图;图3是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的正试图。图中:1.桥墩柱,2.感应器,3.报警器,4.承台,5.控制箱,6.带电机的齿轮,7.第一齿轮轨道,8.第二齿轮轨道,9.第一缓冲垫,10.第二缓冲垫,11.第一缓冲保护罩,12.第二缓冲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梁和两根桥墩柱1,所述桥梁中间设置有感应器2和报警器3,所述桥墩柱1下方用承台4连接,所述桥墩柱1上设置有控制箱5,环绕所述桥墩柱1和所述承台4设置有若干带电机的齿轮6,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旋转时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7、第二齿轮轨道8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轨道7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9,所述第二齿轮轨道8外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10;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感应器2、报警器3与控制箱5电连接。本装置利用红外、或雷达波、或超声波探测原理的感应器2感应靠近桥墩的船只,感应器2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箱5启动报警器3进行报警,提醒船上工作人员注意,当船只撞向桥墩时,控制器启动带电机的齿轮6,带电机的齿轮6分别带动第一齿轮轨道7和第二齿轮轨道8旋转,第一齿轮轨道7和第二齿轮轨道8分别带动第一缓冲垫9、第二缓冲垫10旋转至适合位置,从而减轻船只撞击桥墩柱的作用力,保护船只和桥上部件少受损害,同时保护船上人员不受撞伤。根据上述内容,承台4上包括至少两条所述第二齿轮轨道8,所述桥墩柱1上包括至少两条第一齿轮轨道7。根据上述内容,第一齿轮轨道7与第一缓冲垫9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9与第一缓冲保护罩11采用粘合连接。根据上述内容,第二齿轮轨道8与第二缓冲垫10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10与第二缓冲保护罩12采用粘合连接。根据上述内容,第一缓冲垫9外部设置有第一缓冲保护罩11。根据上述内容,第二缓冲垫10外部设置有第二缓冲保护罩12。第一缓冲保护罩11、第二缓冲保护罩12分别与第一缓冲垫9、第二缓冲垫10用胶粘合,第一缓冲垫9、第二缓冲垫10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7、第二齿轮轨道8用螺丝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在第一齿轮轨道7、第二齿轮轨道8旋转时,带动第一缓冲垫9、第二缓冲垫10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缓冲保护罩11、第二缓冲保护罩12旋转,第一缓冲保护罩11、第二缓冲保护罩12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缓冲垫9、第二缓冲垫10的轻微损害。根据上述内容,第一齿轮轨道7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根据上述内容,第二齿轮轨道8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和桥墩柱(1),所述桥梁中间设置有感应器(2)和报警器(3),所述桥墩柱(1)下方用承台(4)连接,所述桥墩柱(1)上设置有控制箱(5),环绕所述桥墩柱(1)和所述承台(4)设置有若干带电机的齿轮(6),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旋转时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7)、第二齿轮轨道(8)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轨道(7)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9),所述第二齿轮轨道(8)外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10);/n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感应器(2)、报警器(3)与控制箱(5)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和桥墩柱(1),所述桥梁中间设置有感应器(2)和报警器(3),所述桥墩柱(1)下方用承台(4)连接,所述桥墩柱(1)上设置有控制箱(5),环绕所述桥墩柱(1)和所述承台(4)设置有若干带电机的齿轮(6),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旋转时分别与第一齿轮轨道(7)、第二齿轮轨道(8)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轨道(7)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9),所述第二齿轮轨道(8)外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10);
所述带电机的齿轮(6)、感应器(2)、报警器(3)与控制箱(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4)上包括至少两条所述第二齿轮轨道(8),所述桥墩柱(1)上包括至少两条第一齿轮轨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防护感应旋转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轨道(7)与第一缓冲垫(9)采用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