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OF模组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成像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TOF模组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3D成像系统中,TOF(TimeOfFlight,飞行时间法)模组可以对目标进行距离测量以获取包含目标深度值的深度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或目标对象检测区域)的三维结构或三维轮廓的测量,广泛应用在体感控制、行为分析、监控、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自动3D建模等诸多领域。现有的TOF模组中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采用绕折式组装工艺进行装配,由于在绕折过程中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定位配合较难实现且不稳定,使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对位精度差,导致发射和接收的视场角匹配度较差,对于I-ToF(间接飞行时间法)模组间接来说,由于其发射光为均匀光,通过标定可以进行对位矫正来回,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对位精度差对发射光源与图像接收的匹配精准度影响不大,但是对于spotToF(斑点飞行时间法)模组或者D-ToF(直接飞行时间法)模组来说,由于其发射光具有特征点,对于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对位精度要求较高,采用绕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OF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基板、光源、传感器、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其中:/n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面,且分别与所述基板电连接;/n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承载面,且罩设在所述光源和传感器的外侧;/n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将所述光源发出光束投射到视场;/n所述第二光学元件与所述传感器正对设置,将从所述视场反射回的光束引导至所述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F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基板、光源、传感器、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其中:
所述光源和所述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面,且分别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承载面,且罩设在所述光源和传感器的外侧;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将所述光源发出光束投射到视场;
所述第二光学元件与所述传感器正对设置,将从所述视场反射回的光束引导至所述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OF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且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承载面;
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轴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通孔,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通过胶结剂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光源的光轴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OF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贯穿所述连接组件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远离所述承载面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阶梯孔靠近所述承载面一端的孔径,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阶梯孔内,且通过所述胶结剂固定于所述阶梯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TOF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支座,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一侧壁以及平行于所述承载面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光学元件通过所述胶结剂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OF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光学元件贴合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承载面的表面,且罩设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的光轴与所述传感器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OF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截面形状为Z字形,且远离所述第一支座一端的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支座一端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肖德塘,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