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48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包括底座、放置板以及识别探头;所述底座上通过转动升降机构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识别探头;所述转动升降机构包括内丝杆、外丝杆、固定套筒、固定杆以及驱动电机。该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通过设置转动升降机构,能够在调节识别探头高度的同时调节其摄像角度,从而较为省时,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推动块和推动机构,能够便于调节识别探头的上下角度,以便摄像更完全;通过设置鼓风机构,能够便于对识别探头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识别设备,具体是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识别设备是指用来完成模式识别任务的设备,通常是指能够获取目标信息、提取目标特征、分析目标特征并判断目标类别的设备或系统。现在大多识别设备都是通过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工作的。现有的大多识别设备,为了满足对不同物体的识别工作,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场合需要调节其上下高度和摄像角度,以便对物体进行全方位监测分析。现有的识别设备,其高度调节功能和调节摄像角度的功能是分开的,需要分两步进行,从而转动的特定的地点花费时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包括底座、放置板以及识别探头;所述底座上通过转动升降机构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识别探头;所述转动升降机构包括内丝杆、外丝杆、固定套筒、固定杆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放置板(2)以及识别探头(3);所述底座(1)上通过转动升降机构设置有放置板(2),且放置板(2)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识别探头(3);所述转动升降机构包括内丝杆(4)、外丝杆(5)、固定套筒(6)、固定杆(7)以及驱动电机(8);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转动端与内丝杆(4)的一端相配合;所述内丝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外丝杆(5)内,且内丝杆(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滑槽,内丝杆(4)的螺纹滑槽与外丝杆(5)相配合;所述外丝杆(5)的外表面也开设有螺纹滑槽,且外丝杆(5)的螺纹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放置板(2)以及识别探头(3);所述底座(1)上通过转动升降机构设置有放置板(2),且放置板(2)的上方设有用于对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识别探头(3);所述转动升降机构包括内丝杆(4)、外丝杆(5)、固定套筒(6)、固定杆(7)以及驱动电机(8);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转动端与内丝杆(4)的一端相配合;所述内丝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外丝杆(5)内,且内丝杆(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滑槽,内丝杆(4)的螺纹滑槽与外丝杆(5)相配合;所述外丝杆(5)的外表面也开设有螺纹滑槽,且外丝杆(5)的螺纹滑槽与固定套筒(6)相配合;所述固定套筒(6)通过多个固定杆(7)固定在底座(1)上,且外丝杆(5)的上端与放置板(2)固定;所述外丝杆(5)螺纹滑槽的螺距大于内丝杆(4)螺纹滑槽的螺距,且两者螺纹滑槽旋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探头(3)固定在转动板(9)上;所述转动板(9)的底部一端转动设置在放置板(2)上,且转动板(9)的底部设为倾斜形;所述转动板(9)的底部与推动块(10)相配合,且推动块(10)与转动板(9)底部接触的部分设为半球形;推动所述推动块(10)左右运动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放置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近红外结构光技术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电机(11)、不完全齿轮(12)以及推动板(13);所述推动电机(11)固定在放置板(2)的底部,且其转动端转动穿过放置板(2),并与不完全齿轮(12)相连;所述不完全齿轮(12)转动设置在推动板(13)内的开口侧,且推动板(13)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宝邓银盆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微识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