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59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钢卷吊运装置,属于钢卷吊具技术领域,包括:吊梁、两个吊链、摆杆和插接座。两个吊链设于吊梁上,两个吊链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用于分别穿入钢卷两侧的中孔内。摆杆位于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之间,且与第一吊钩铰接设置。插接座固定在第二吊钩上,摆杆与插接座插接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中由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配合起吊钢卷,由于摆杆与插接座插接配合能够保证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防止在吊装过程中第一吊钩或者第二吊钩从钢带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卷吊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卷吊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钢卷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薄板钢卷的吊运通常采用单钩式或者双钩式吊具,传统的对于宽度不大而重量较轻的薄板钢卷多采用单钩式吊具作业,但单钩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加之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脱钩的现象,因此现多采用双钩式吊具。但即便是双钩式吊具,由于吊钩与钢卷之间通过静摩擦力接触,在吊运过程中晃动等原因,双钩式吊具同样存在吊钩脱钩,造成钢卷的掉落。一旦钢卷在吊运过程中掉落,造成的人身与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卷吊运装置,旨在解决双钩式吊具存在吊钩脱钩,造成钢卷掉落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钢卷吊运装置,包括:吊梁;两个吊链,设于所述吊梁上,两个所述吊链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用于分别穿入钢卷两侧的中孔内;摆杆,位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吊钩铰接设置;和插接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吊钩上,所述摆杆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对移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插接座设有插接杆,所述摆杆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插接杆的插接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插接杆垂直向上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吊钩上固定有用于挂设所述摆杆的勾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勾头位于所述插接座上方,所述摆杆借助所述插接孔挂设在所述勾头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摆杆上固定有顶脱杆。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顶脱杆设于所述摆杆远离所述第一吊钩的一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吊钩上插接有用于限位所述摆杆的定位销;所述摆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吊钩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座;所述定位销用于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钢卷吊运装置中在吊梁上连接有吊钩。在吊梁位于吊钩的两侧设有吊链。两个吊链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摆杆位于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之间,且与第一吊钩铰接设置。第二吊钩上固定有插接座,插接座与摆杆插接配合用于限位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相对移动。本申请中由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配合起吊钢卷,由于摆杆与插接座插接配合能够保证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防止在吊装过程中第一吊钩或者第二吊钩从钢卷滑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梁;2、吊链;3、第一吊钩;4、第二吊钩;5、第二限位座;6、第一限位座;7、摆杆;8、钢卷;9、顶脱杆;10、插接座;11、勾头;12、插接孔;13、插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进行说明。钢卷吊运装置,包括:吊梁1、两个吊链2、摆杆7和插接座10。两个吊链2设于吊梁1上,两个吊链1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摆杆7位于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之间,且与第一吊钩3铰接设置。插接座10固定在第二吊钩4上,摆杆7与插接座10插接配合用于限位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相对移动。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钢卷吊运装置中在吊梁1上连接有吊钩。在吊梁1位于吊钩的两侧设有吊链2。两个吊链2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摆杆7位于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之间,且与第一吊钩3铰接设置。第二吊钩4上固定有插接座10,插接座10与摆杆7插接配合用于限位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相对移动。本申请中由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配合起吊钢卷,由于摆杆7与插接座10插接配合能够保证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防止在吊装过程中第一吊钩3或者第二吊钩4从钢卷8滑脱。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插接座10开设有插接杆13,摆杆7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插接杆13的插接孔12。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相对设置,摆杆7一端铰接在第一吊钩3上,另一端与插接杆13插接配合。摆杆7铰接在第一吊钩3相对于第二吊钩4的内侧,插接座10固定在第二吊钩4相对于第一吊钩3的内侧,插接座10一端固定在第二吊钩4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插接座10上设置有插接杆13,插接杆13的外周面与插接座10之间存在用于避让摆杆7的间隙。当摆杆7绕与第一吊钩3的铰接点摆动至插接杆13时,相对于现有的吊钩形式,当一侧的吊钩具有从钢卷8上滑脱的趋势时会通过插接杆13和摆杆7传递至另一侧吊杆,由于另一侧的吊杆的内侧与钢卷8抵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吊钩3与第二吊钩4相对位置的稳定。摆杆7靠近第一吊钩3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铰接轴贯穿铰接孔并连接在第一吊钩3上,从而实现摆杆7绕铰接轴的摆动。摆杆7在远离第一吊钩3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12,插接孔12用于与插接杆13插接配合。插接孔12的轴线与铰接孔的轴线垂直设置。摆杆7在水平面内摆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插接杆13垂直向上设置。摆杆7铰接在第一吊钩3的中部,插接座10固定在第二吊钩4的中部。为了在保证摆杆7与插接座10连接可靠的基础上,便于摆杆7从插接杆13上滑脱,将插接杆13垂直向上设置,插接杆13垂直向上设置,便于摆杆7从插接杆13上取出,同时摆杆7与第一吊钩3和插接杆13之间均存在活动间隙,避免由于紧密贴合时摆杆7的运动受限。摆杆7借助插接杆13限位第二吊钩4的运动,在吊运装置将钢卷8吊运至指定位置后,向上摆动摆杆7即可将摆杆7从插接杆13上摆出。作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卷吊运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3,第二吊钩4上固定有用于挂设摆杆7的勾头11。传统的吊运装置中两个吊钩共同配合吊运钢卷8,当吊运完成后,吊钩悬空连接在吊链2上。在吊梁1带动吊梁1转移位置时,由于吊钩的惯性,会使得吊钩相对应吊梁1左右摇摆。同时钢卷8一般放置在地面上,在吊运钢卷8前,需要由吊梁1带动吊钩向下运动,吊钩在向下运动时同样会引发吊钩的晃动,并且吊钩的重量均较重,因此易砸伤处于吊梁1下方的工人。本申请中在钢卷8吊运完成后,通过定位销将摆杆7定位在第一吊钩3上,将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从钢卷8取出后,将摆杆7挂设在第二吊钩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吊梁;/n两个吊链,设于所述吊梁上,两个所述吊链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用于分别穿入钢卷两侧的中孔内;/n摆杆,位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吊钩铰接设置;和/n插接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吊钩上,所述摆杆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梁;
两个吊链,设于所述吊梁上,两个所述吊链分别连接有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用于分别穿入钢卷两侧的中孔内;
摆杆,位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吊钩铰接设置;和
插接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吊钩上,所述摆杆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设有插接杆,所述摆杆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插接杆的插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垂直向上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峰靳培祥孙振国张立欣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