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85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涡轮风机,所述龙门架左下侧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架,且龙门架右下侧固定连接有右安装架,同时右安装架底部与装置本体固定连接,并且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机模具,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加热槽,且加热槽内部安装有电热板,龙门架底部与气缸装置固定连接,且气缸装置的伸缩杆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风机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且涡轮风机下侧安装有电加热线圈,同时壳体底部与热气通道固定连接。该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相邻两组蒸汽管之间的空隙由连通管进行填补,保证从蒸汽管中喷出来的热风可均匀的喷射在成型机模具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成型机
,具体为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成型机上模下压,使之与下模将片材咬合后,共同对片材施加张力,在通过成型机降温后,片材遇冷定型,原有设备中成型机上模与下模都不具备加热装置,但是由于下模与片材接触时间较长,温度可达八十度左右,加热效果不好,且从冷却模具加热到融化材料温度,时间过长,且每次都需要冷却后重新加热,浪费资源,且增加加工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821185549.2)一种EVA二次成型机的加热装置,文中提出“首先模具经冷却脱模后开始加热模具成型,这时可控制电加热线圈14通电加热,同时涡轮风机13运行将热气输入到蒸汽管8内部,在通过喷气孔10排除热风对成型机模具3底部进行辅助加热,成型机模具3底部环形均匀设置的蒸汽管8,成型机模具3各部位温度均匀,提高成型质量,成型机模具3加热达不到融化成型的效果,同时微控制器11控制电热板9通电,电热板9加热成型机模具3,而温度传感器6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递到微控制器11,如果未达到预定温度,微控制器11电路闭合,继续加热,当温度到达120—135℃,电路打开,成型机模具3内部的加热成型后冷却脱模”,蒸汽管8沿着弧形盖板5周向设置,相邻两组蒸汽管8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无法对成型机模具3进行均匀加热,同时电热板9的具体结构图中未详细的表示清楚,同样无法实现对成型机模具3进行均匀的加热工作,容易导致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加热装置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所述蒸汽管和连通管具有相邻两组蒸汽管之间的空隙由连通管进行填补,保证从蒸汽管中喷出来的热风可均匀的喷射在成型机模具的表面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包括龙门架和涡轮风机,所述龙门架左下侧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架,且龙门架右下侧固定连接有右安装架,同时右安装架底部与装置本体固定连接,并且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机模具,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加热槽,且加热槽内部安装有电热板,龙门架底部与气缸装置固定连接,且气缸装置的伸缩杆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风机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且涡轮风机下侧安装有电加热线圈,同时壳体底部与热气通道固定连接,并且热气通道右侧与蒸汽管固定连接,壳体左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且连接块左侧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壳体为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壳体与热气通道形成凸字形,且壳体与其两侧的连接块形成T字形。优选的,所述蒸汽管沿着热气通道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为八组,且相邻两组蒸汽管之间的角度相等。优选的,所述蒸汽管上均匀设置有喷气孔,且相邻两组蒸汽管之间通过两组连通管进行连通设置,同时连通管上安装有喷气孔,并且连通管为弧形设置。优选的,所述蒸汽管设置为八组在热气通道形成一个圆,且此圆的面积大于成型机模具的表面积。优选的,所述右安装架与左安装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同时限位块内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内部。优选的,所述电热板设置为六组铺设在成型机模具的上侧,且电热板在成型机模具上矩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邻两组蒸汽管之间的空隙由连通管进行填补,保证从蒸汽管中喷出来的热风可均匀的喷射在成型机模具的表面;2.气缸装置的伸缩杆带动壳体向上移动,使得蒸汽管脱离装置本体的表面,便于对成型机模具进行后续的操作;3.六组电热板覆盖在成型机模具的表面,完成对成型机模具的均匀加热工作,避免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气通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装置本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壳体俯视图。图中标号:1、龙门架;2、固定块;3、限位杆;4、限位块;5、连接块;6、壳体;7、气缸装置;8、涡轮风机;9、热气通道;10、蒸汽管;11、喷气孔;12、右安装架;13、装置本体;14、成型机模具;15、电热板;16、电加热线圈;17、加热槽;18、左安装架;19、连通管;20、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包括龙门架1和涡轮风机8,龙门架1左下侧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架18,且龙门架1右下侧固定连接有右安装架12,同时右安装架12底部与装置本体13固定连接,并且装置本体13内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机模具14,装置本体13上开设有加热槽17,且加热槽17内部安装有电热板15,龙门架1底部与气缸装置7固定连接,且气缸装置7的伸缩杆与壳体6固定连接;壳体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且壳体6为升降结构;壳体6与热气通道9形成凸字形,且壳体6与其两侧的连接块5形成T字形;涡轮风机8固定连接在壳体6内部,且涡轮风机8下侧安装有电加热线圈16,同时壳体6底部与热气通道9固定连接,并且热气通道9右侧与蒸汽管10固定连接,蒸汽管10沿着热气通道9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为八组,且相邻两组蒸汽管10之间的角度相等;壳体6左侧与连接块5固定连接,且连接块5左侧与限位块4固定连接;蒸汽管10上均匀设置有喷气孔11,且相邻两组蒸汽管10之间通过两组连通管19进行连通设置,同时连通管19上安装有喷气孔11,并且连通管19为弧形设置;蒸汽管10设置为八组在热气通道9形成一个圆,且此圆的面积大于成型机模具14的表面积;右安装架12与左安装架18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同时限位块4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0,限位杆3插接在限位孔20内部;电热板15设置为六组铺设在成型机模具14的上侧,且电热板15在成型机模具14上矩形设置;如图1所示:当完成对成型机模具14的辅助加热工作之后,气缸装置7的伸缩杆带动壳体6向上移动,使得蒸汽管10脱离装置本体13的表面,便于对成型机模具14进行后续的操作;如图1-3所示:蒸汽管10沿着热气通道9圆形设置覆盖在成型机模具14表面,相邻两组蒸汽管10之间的空隙由连通管19进行填补,保证从蒸汽管10中喷出来的热风可均匀的喷射在成型机模具14的表面,完成对成型机模具14进行均匀的加热工作。在使用该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时,电加热线圈16通电加热,涡轮风机8运行将热气输入到热气通道9内部,再通过喷气孔11排出热风对成型机模具14进行辅助加热,蒸汽管10沿着热气通道9圆形设置覆盖在成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包括龙门架(1)和涡轮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左下侧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架(18),且龙门架(1)右下侧固定连接有右安装架(12),同时右安装架(12)底部与装置本体(13)固定连接,并且装置本体(13)内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机模具(14),装置本体(13)上开设有加热槽(17),且加热槽(17)内部安装有电热板(15),龙门架(1)底部与气缸装置(7)固定连接,且气缸装置(7)的伸缩杆与壳体(6)固定连接;/n所述涡轮风机(8)固定连接在壳体(6)内部,且涡轮风机(8)下侧安装有电加热线圈(16),同时壳体(6)底部与热气通道(9)固定连接,并且热气通道(9)右侧与蒸汽管(10)固定连接,壳体(6)左侧与连接块(5)固定连接,且连接块(5)左侧与限位块(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包括龙门架(1)和涡轮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左下侧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架(18),且龙门架(1)右下侧固定连接有右安装架(12),同时右安装架(12)底部与装置本体(13)固定连接,并且装置本体(13)内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机模具(14),装置本体(13)上开设有加热槽(17),且加热槽(17)内部安装有电热板(15),龙门架(1)底部与气缸装置(7)固定连接,且气缸装置(7)的伸缩杆与壳体(6)固定连接;
所述涡轮风机(8)固定连接在壳体(6)内部,且涡轮风机(8)下侧安装有电加热线圈(16),同时壳体(6)底部与热气通道(9)固定连接,并且热气通道(9)右侧与蒸汽管(10)固定连接,壳体(6)左侧与连接块(5)固定连接,且连接块(5)左侧与限位块(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且壳体(6)为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成型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与热气通道(9)形成凸字形,且壳体(6)与其两侧的连接块(5)形成T字形。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演平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勤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