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4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管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行走梁,行走梁前端底部安装主动行走系统,后端底部安装从动行走系统;每一次的行走梁上部安装一排立柱,两侧的立柱对应设置,两侧的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顶部设置有三排纵梁,相邻的两排纵梁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纵梁连接杆,纵梁连接杆底部与平移油缸连接,三排纵梁上方固定顶模板;立柱外侧通过三根正反丝千斤顶与侧模板背肋,侧模板背肋外侧为平模,侧模板背肋顶部设置有倒角,倒角处外侧设置有倒角模板,倒角模板端部设置铰耳I,外侧的纵梁下部焊接有铰耳II,铰耳I与铰耳II之间连接有侧向油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管廊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市政工程管廊工程、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也有少数管廊位于地下,一般都呈“开”型。大型装置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它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在管廊施工中,通常使用普通的竹木、塑钢、钢模板进行模板安装,但是由于模板的平整度以及刚度不好控制,导致施工质量较差;模版安装、拆除时间长,劳动量大,功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廊模板台车。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模板台车,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行走梁,行走梁前端底部安装主动行走系统,后端底部安装从动行走系统;每一次的行走梁上部安装一排立柱,两侧的立柱对应设置,两侧的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顶部设置有三排纵梁,相邻的两排纵梁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纵梁连接杆,纵梁连接杆底部与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行走梁(14),行走梁(14)前端底部安装主动行走系统(18),后端底部安装从动行走系统(20);每一次的行走梁(14)上部安装一排立柱(11),两侧的立柱(11)对应设置,两侧的立柱(1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梁(10),横梁(10)顶部设置有三排纵梁(6),相邻的两排纵梁(6)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纵梁连接杆(8),纵梁连接杆(8)底部与平移油缸(7)连接,三排纵梁(6)上方固定顶模板(5);立柱(11)外侧通过三根正反丝千斤顶(9)与侧模板背肋(3),侧模板背肋(3)外侧为平模(1),侧模板背肋(3)顶部设置有倒角,倒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行走梁(14),行走梁(14)前端底部安装主动行走系统(18),后端底部安装从动行走系统(20);每一次的行走梁(14)上部安装一排立柱(11),两侧的立柱(11)对应设置,两侧的立柱(1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梁(10),横梁(10)顶部设置有三排纵梁(6),相邻的两排纵梁(6)的端部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纵梁连接杆(8),纵梁连接杆(8)底部与平移油缸(7)连接,三排纵梁(6)上方固定顶模板(5);立柱(11)外侧通过三根正反丝千斤顶(9)与侧模板背肋(3),侧模板背肋(3)外侧为平模(1),侧模板背肋(3)顶部设置有倒角,倒角处外侧设置有倒角模板(2),倒角模板(2)端部设置铰耳I(22),外侧的纵梁(6)下部焊接有铰耳II(25),铰耳I(22)与铰耳II(25)之间连接有侧向油缸(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结构自行式管廊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反丝千斤顶(9)与侧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根宋宇新刘二明薛重阳何武胡家喜李育博张勃钊严林王海峰李峰杨秋莲史正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