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埋于地表以下,且多为现浇混凝土箱涵式结构,一般沿道路走向布置。通常情况下,管廊的设计覆土厚度为固定值,但在道路交叉口处会遇到管线、地铁等其他市政工程构筑物,以及道路沿线的河流、沟渠等水系。为了保证管廊与其他市政工程在交叉处的安全,需要在竖向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需要局部调整管廊的设计标高,导致管廊在局部下沉或上抬,这就是俗称的“下沉段”或“渐变段”,上述下沉段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结构上,该处的管廊侧壁及顶底板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解决因侧壁跨高增大带来的不利因素;在管线布置上,部分管线因侧壁增高需相应的抬高,导致在该处设置支座不便等。现有技术一:针对管廊局部下沉段带来的问题,在结构上,通常采取的是在下沉段的范围内加厚侧壁及顶底板,提高该处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来解决因侧壁跨高增大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管线布置方面,相应的抬高管线支架,以满足管线布置的需求。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下沉段侧壁(2),沿管廊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下沉段侧壁(2)均具有形心位置;/n横向支撑(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下沉段侧壁(2)的所述形心位置处;/n管道组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下沉段侧壁(2),沿管廊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下沉段侧壁(2)均具有形心位置;
横向支撑(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下沉段侧壁(2)的所述形心位置处;
管道组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为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组件均包括:
管道本体;
管托,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处,所述管道本体设置在所述管托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组件均还包括预埋件,埋置于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处,所述管托的下部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还包括两个分隔壁(15),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下沉段侧壁(2)之间,且所述分隔壁(15)与所述下沉段侧壁(2)平行,两个所述分隔壁(15)将所述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分隔为平行布置的迅电舱(21)、水热舱(22)和天然气舱(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支撑的综合管廊下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1)包括:
第一横向支撑(11),设置在所述迅电舱(21)内,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下沉段侧壁(2)的形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分隔壁(15)的形心位置固定连接;
第二横向支撑(12),设置在所述水热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杨道鹏,阙良刚,崔海龙,吴志勇,谢子明,徐征,李聪,韩智超,周超,王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