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属于地锁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越来越普遍的被使用,近几年,汽车的大量增加导致车位的急剧短缺,使得车位的价位上升的同时,在一些免费泊车的小区或者停车场就会出现抢车位的情况;有些车主就花钱租车位,保证属于自己的车位不至于没地方停车,可是,被占车位叫车主们叫苦不迭,车位锁是他们的救星。现在的地锁普遍分为两类,一种是机械式的,一种是电动式的。机械式的成本低,但是驶入车位时需要下车解锁,驶出车位时需要下车上锁,操作十分不方便。电动式的可以通过遥控或者车牌识别的方式进行解锁上锁,但是布线式的地锁布线麻烦,很多小区的物业不允许在地下车位布设电线,导致无法使用。蓄电池式的电动地锁虽然不需要布线,但是需要频繁充电,电池寿命有限,电池没电就无法使用,维护费用高,换电池麻烦。电动地锁通常使用遥控器控制地锁的升降,驾驶员驶出车位后常常忘记上锁,而车牌识别的自动上锁的地锁造价高昂,容易坏,识别率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同规格限位架(12),限位架(12)的高度低于车辆(2)底盘的离地间隙,限位架(12)呈U形,限位架(12)两端呈敞开式,限位架(12)的内壁距离与车辆(2)的胎宽对应,两限位架(12)对称并平行放置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限位架(12)尾部固定限位板(11),两限位架(12)的距离与车辆(2)的轮距对应;/n包括轨道(6),轨道(6)固定在车位正中间,轨道(6)上配合滚轮(8),滚轮(8)安装在限位箱(7)上,限位箱(7)上设置限位孔(26),限位孔(26)内配合限位杆(9),限位杆(9)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两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同规格限位架(12),限位架(12)的高度低于车辆(2)底盘的离地间隙,限位架(12)呈U形,限位架(12)两端呈敞开式,限位架(12)的内壁距离与车辆(2)的胎宽对应,两限位架(12)对称并平行放置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限位架(12)尾部固定限位板(11),两限位架(12)的距离与车辆(2)的轮距对应;
包括轨道(6),轨道(6)固定在车位正中间,轨道(6)上配合滚轮(8),滚轮(8)安装在限位箱(7)上,限位箱(7)上设置限位孔(26),限位孔(26)内配合限位杆(9),限位杆(9)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两限位架(12)的限位板(11)上,限位杆(9)上套有两个同规格的限位弹簧(10),两限位弹簧(10)分别位于限位箱(7)两侧,限位箱(7)与轨道(6)尾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其特征在于:限位架(12)内壁上均匀设置若干滚动装置,滚动装置包括圆形筒体(18),筒体(18)内配合滚球(19),筒体(18)上端封堵,其封堵面上设置滚孔,滚孔直径小于滚球(19)直径,筒体(18)内设置顶簧(17),顶簧(17)上端抵在滚球(19)上,下端抵在筒体(18)下端,同一个限位架(12)两侧对应的滚球(19)外端间距与轮胎(3)的胎宽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轮距和胎宽进行防占位操作的地锁,其特征在于:轨道(6)横截面呈工字型,滚轮(8)配合在轨道(6)两侧面的凹陷处,限位箱(7)下部前后设置缺口(27),缺口(27)卡在轨道(6)上,并且缺口(27)宽度大于轨道(6)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轮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百水,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华擎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