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54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外植体选择及预培养、农杆菌侵染、诱导培养形成组培苗等过程,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遗传转化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优质的抗蛀干害虫窄冠黑杨11号新品系,不仅可以缩短转化时间,提高遗传转化效率,而且转化体系稳定,不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可以大批量的为华北地区培育生产具有抗蛀干害虫性能的优良黑杨品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杨树是世界上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和易于更新的特点,也是对碳固定贡献最大的林木树种。从栽培面积上,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已达700万公顷,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杨树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单一品系的过度利用导致杨树病虫害愈演愈烈。据统计,我国森林因病虫害年损失约1.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达880亿元。尤其是,天牛等蛀干害虫,由于其幼虫在树干内隐蔽为害,世代长且不整齐,受环境影响小,天敌种类少,采用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等手段难度较大,一旦发生为害,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培育抗蛀干害虫杨树新品系是杨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是一种重要的杀虫微生物,具有高度特异的杀虫活性,不仅对人类和牲畜没有危害,且不污染环境。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Bt基因转入植物且在植物体中进行表达,从而赋予了转基因植物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取窄冠黑杨11号无菌苗的叶片,去除叶柄和叶片前端三分之一,保留的部分垂直于主叶脉割3-4刀,得到外植体,将外植体放在预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n(2)将携带有P2-Bt886Cry3Aa-P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中,获得农杆菌侵染液,所述P2-Bt886Cry3A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3)将步骤(1)中暗培养后的外植体放入农杆菌侵染液中进行侵染,将侵染好的外植体置于窄冠黑杨11号叶盘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48h后转移到一号选择培养基上,并移至光下进行培养;/n(4)培养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抗虫基因窄冠黑杨11号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窄冠黑杨11号无菌苗的叶片,去除叶柄和叶片前端三分之一,保留的部分垂直于主叶脉割3-4刀,得到外植体,将外植体放在预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
(2)将携带有P2-Bt886Cry3Aa-P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中,获得农杆菌侵染液,所述P2-Bt886Cry3Aa-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将步骤(1)中暗培养后的外植体放入农杆菌侵染液中进行侵染,将侵染好的外植体置于窄冠黑杨11号叶盘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48h后转移到一号选择培养基上,并移至光下进行培养;
(4)培养至外植体切口处形成的不定芽生长到1-1.5cm,取下不定芽,转移到二号选择培养基上,培养3-4天后,将生长健壮的不定芽接种到窄冠黑杨11号的生根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培养;
(5)对生根的幼苗进行鉴定,获得转抗虫基因的窄冠黑杨11号阳性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取的无菌苗叶片为从顶芽向下数第3-6片生长健壮,叶型平展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培养基为添加有蔗糖25-30g/L、琼脂5-7g/L、6-BA0.2mg/L-0.3mg/L和NAA0.05mg/L-0.1mg/L的1/2MS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暗培养的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际红邢世岩桑亚林王锦楠王如月国浩平侯丽丽王宝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