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快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52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快换夹具,包括主动部和换装部,主动部和换装部之间通过主动部上多个圆周分布的滚珠与换装部上的配合孔形成气动卡合连接;配合孔的孔壁上形成有接纳滚珠的环形圆弧凹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合孔的孔壁上形成有接纳滚珠的环形圆弧凹槽,在气压力足够时,滚珠与换装部之间不仅具有由正压力生成的摩擦阻力,还通过径向的重叠部分承载工件和换装部的重力形成的轴向力;可显著增大快换夹具的载荷,能够满足大中型零部件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快换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快换夹具。
技术介绍
当工件需要变化加工方位和操作机位时,采用人工操作和换装工位的方式效率低下,操作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由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自动换装方式,其通过机器人上固定连接的主动部与固定连接在工件上的换装部之间的气动快换结构实现快速换装,从而通过机器人带动工件运动实现产品在加工设备上的装夹,或随机器人的设定运动轨迹运动实现打磨、焊接等加工目的;并利用换装部与不同工件连接实现工件更换目的。现有气动快换结构通常采用胀紧或夹紧两种结构形式,由设在主动部上的气动胀紧或夹紧构件与换装部上的胀紧孔或夹持轴颈形成胀紧或夹紧固定连接。在胀紧结构中大致包括弹性胀套结构和滚珠卡合结构,胀套结构适用于工件质量大,相主动部和换装部结构尺寸大的情形,滚珠卡合结构由于换装部上的张紧孔为直孔,且与钢珠接触面小,大多只用于重量较轻,主动部和换装部结构尺寸相对较小的情形。相对而言滚珠卡合结构的主动部和换装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响应时间更短,换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更符合于机器人作业的高效、快捷要求。因此,基于滚珠卡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快换夹具,包括主动部(1)和换装部(2),所述主动部(1)和所述换装部(2)之间通过所述主动部(1)上多个圆周分布的滚珠(1c)与所述换装部(2)上的配合孔(2a)形成气动卡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2a)的孔壁上形成有接纳所述滚珠(1c)的环形圆弧凹槽(2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快换夹具,包括主动部(1)和换装部(2),所述主动部(1)和所述换装部(2)之间通过所述主动部(1)上多个圆周分布的滚珠(1c)与所述换装部(2)上的配合孔(2a)形成气动卡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2a)的孔壁上形成有接纳所述滚珠(1c)的环形圆弧凹槽(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部(1)和所述换装部(2)均呈圆环结构,所述主动部(1)上具有包括活塞(1d)的气缸结构;所述主动部(1)包括圆环本体(1a),所述圆环本体(1a)的一侧形成有环形凸起(1n),所述环形凸起(1n)和所述圆环本体(1a)共同形成气缸的缸体;所述滚珠(1c)通过所述环形凸起(1n)上径向延伸的滚珠滑道(1m)设置,所述滚珠滑道(1m)与设置所述活塞(1d)的气缸内腔(1b)连通,所述活塞(1d)通过斜楔面推动所述滚珠(1c)径向伸出;所述换装部(2)的圆环内构成孔配合孔(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快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d)呈具有外锥的圆锥套结构,所述活塞(1d)的外圆锥面构成斜楔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能李沛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