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5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滑移组件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下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块的侧壁相贴合;第二安装块的端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滑移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抵接板,抵接板朝向第二安装块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抵接块;两个抵接块的侧壁沿其厚度方向均贯穿设置有抵接孔,抵接孔中螺纹连接有抵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件固定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现有公告号为CN2049133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夹具,其包括本体、夹持块、推杆和与本体连接的固定块,本体上开设有夹持工位以及与夹持工位连通的第一通孔;夹持块朝向夹持工位的一端设置有柔性夹持层,推杆与夹持块固定连接,夹持块可被推杆驱动地沿第一通孔运动;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穿过第二通孔并与夹持块相配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于一些异型工件,在使用上述夹具固定工件时,工件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上述夹具仅在一个方向上施力,易导致工件在夹持过程中的不稳定,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其具有增大接触面积,实现稳定夹持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滑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下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块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块的端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滑移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朝向第二安装块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抵接块;两个所述抵接块的侧壁沿其厚度方向均贯穿设置有抵接孔,所述抵接孔中螺纹连接有抵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工件插入安装槽中;此时工件与卡块的侧壁相抵接,工件与第一安装块的侧壁相抵接,增大抵接面积;驱动滑移组件,使得抵接板朝向工件移动,直至与工件的侧壁相抵接,实现工件位于滑移组件滑移方向的固定;转动抵接杆,使得抵接杆的端壁与工件的侧壁相抵接,实现工件位于抵接杆长度方向的固定;从而对工件进行多个不同方向的固定,增大了接触面积,实现对工件的稳定夹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中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侧壁凹陷设置有与工件相适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与插入槽相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中螺纹连接有与插块的侧壁相抵接的调节杆;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背离第二安装块方向的侧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朝向第一安装块的侧壁与插块的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件的尺寸,选择不同的插块和适配槽;将插块插入插入槽中时,工件位于适配槽中,且与适配槽相适配;进一步增大工件的抵接面积,实现稳定夹持;转动调节杆,直至调节杆的端壁与插块的侧壁相抵接,从而实现插块在插入槽中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和调节杆背离工件的端壁均固定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直径大于抵接杆和调节杆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抵接杆和调节杆的尺寸较小,工作人员在转动过程中需要借助工具;利用转动板的直径大于抵接杆和调节杆的直径,增大人手与抵接杆和调节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板转动抵接杆和调节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轨、丝杆和与滑轨相适配的滑移座;所述滑轨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滑轨均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丝杆位于两条滑轨的中间,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滑移座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移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抵接块与滑轨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的两端与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滑移座与丝杆螺纹连接,且与导轨相适配;当丝杆转动时,滑移座沿导轨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实现抵接板的移动,便于抵接板与工件抵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块背离第二固定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与丝杆同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丝杆的转动;从而实现滑移座在导轨上的滑移,起到了省力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背离抵接板方向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滑移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抵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与滑移座固定连接,抵接板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板,实现与滑移座的连接;连接块与连接板通过增加厚度,从而实现抵接板与滑移座的稳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朝向抵接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抵接板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供第一定位杆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长度小于抵接板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杆的设置,一方面,第一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孔中,实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第一定位杆的侧壁与第一定位孔的内侧壁相抵接,实现抵接板与连接块的预固定,从而减少连接块与抵接板之间的安装时间;第一定位杆的长度小于抵接板的厚度,使得第一定位杆的端壁位于第一定位孔中,使得第一定位杆与工件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座的上表面位于固定板的两侧固定有两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朝向连接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杆插入的第二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与滑移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块与加固板固定连接,使得连接块通过加固板与滑移座的连接;通过增大连接块与连接板和滑移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抵接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第二定位杆与第二定位孔的设置,实现定位的作用,便于确定加固板相对于连接板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端壁朝向其端面圆心处均设置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便于第一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孔中,便于第二定位杆插入第二定位孔中,从而实现抵接板与连接块的快速定位,实现加固板与连接板的快速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呈T型;所述盖板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稳定孔,所述稳定孔中设置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下端面与加固板的上表面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并通过稳定杆与加固板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实现加固板在竖直方向的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工作人员将工件插入安装槽中;此时工件与卡块的侧壁相抵接,工件与第一安装块的侧壁相抵接,增大抵接面积;驱动滑移组件,使得抵接板朝向工件移动,直至与工件的侧壁相抵接,实现工件位于滑移组件滑移方向的固定;转动抵接杆,使得抵接杆的端壁与工件的侧壁相抵接,实现工件位于抵接杆长度方向的固定;从而对工件进行多个不同方向的固定,增大了接触面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移组件(3)和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的下表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块(21)和第二安装块(22),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块(22)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块(22)的端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2211);所述滑移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抵接板(41),所述抵接板(41)朝向第二安装块(22)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抵接块(411);两个所述抵接块(411)的侧壁沿其厚度方向均贯穿设置有抵接孔(4111),所述抵接孔(4111)中螺纹连接有抵接杆(4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移组件(3)和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的下表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块(21)和第二安装块(22),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侧壁与第二安装块(22)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块(22)的端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2211);所述滑移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抵接板(41),所述抵接板(41)朝向第二安装块(22)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抵接块(411);两个所述抵接块(411)的侧壁沿其厚度方向均贯穿设置有抵接孔(4111),所述抵接孔(4111)中螺纹连接有抵接杆(4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上表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插入槽(211),所述插入槽(211)中插设有插块(212),所述插块(212)的侧壁凹陷设置有与工件相适配的适配槽(2121);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侧壁设置有与插入槽(211)相通的调节孔(213),所述调节孔(213)中螺纹连接有与插块(212)的侧壁相抵接的调节杆(214);所述第一安装块(21)背离第二安装块(22)方向的侧壁设置有挡板(215),所述挡板(215)朝向第一安装块(21)的侧壁与插块(212)的侧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4112)和调节杆(214)背离工件的端壁均固定设置有转动板(2141),所述转动板(2141)的直径大于抵接杆(4112)和调节杆(2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3)包括滑轨(31)、丝杆(32)和与滑轨(31)相适配的滑移座(33);所述滑轨(31)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滑轨(31)均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丝杆(32)位于两条滑轨(31)的中间,所述丝杆(3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21)和第二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斌黄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兟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