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3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台和打磨装置,所述定位台上表面设置有置物板,所述底座其中一端设置有抽压件,所述抽压件靠近底座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屑管;所述吸屑管底壁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集屑盒,所述吸屑管内侧壁可拆卸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位于集屑盒与抽压件之间,通过在吸屑管槽口处形成负压状态,以使其周边气流不断带动废屑涌入吸屑管内腔,进而减少工件外表面的废屑;设置防护件和集屑盒,以沉降并统一收集吸屑管内腔的废屑;设置带有沉降槽的引导板,以减少废屑移动过程中落地并污染环境的现象,达到了提高设备磨削金属工件的精度并保障其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打磨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制作成型后大多需要进行抛光处理,而抛光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抛光、流体抛光及超声波抛光等等。抛光后的金属外表面粗糙度大大降低,且光亮、平整,同时抛光后的金属具有一定的防锈、抗氧化能力。现有如图1所示的一种金属工件的磨光装置,其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台101和打磨装置2。定位台101上表面滑动设置有一块用于固定工件位置的置物板1011,定位台101长度方向的端壁设置有用于推动置物板1011在定位台101上位移的电动缸1012。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其远离电动缸1012方向的一端垂直焊接有若干支撑杆102,打磨装置2滑动设置于支撑杆102的外缘且位于置物板1011上方。所有支撑杆102上方共同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块稳定板1021,稳定板1021上表面沿纵向贯穿设置有一根丝杆1022,丝杆1022底部与打磨装置2的外侧壁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一个控制丝杆1022转动的手动轮1023,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轮1023升降打磨装置2在置物板1011上的高度。打磨装置2是一种伺服电机,其转动轴外缘可套设砂纸、软布或刚性辊筒,进而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打磨需求。但是,上述磨光装置上缺少废屑处理装置,打磨装置的转动轴磨削工件后产生的废屑易在打磨处不断堆积,其减少了打磨装置的转动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进而影响了设备磨削工件的效率及加工精度,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其具有提高设备磨削金属工件的精度并保障其加工效率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台和打磨装置,所述定位台上表面设置有置物板,所述底座其中一端设置有抽压件,所述抽压件靠近底座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屑管;所述吸屑管底壁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集屑盒,所述吸屑管内侧壁可拆卸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位于集屑盒与抽压件之间;所述置物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沉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压件通过做工使吸屑管槽口处的气压形成负压状态,其周边的气流带动废屑不断补充并进入吸屑管内腔,进而以减少废屑影响打磨装置加工工件时的精度和效率。废屑在吸屑管内腔经防护件阻挡后盘旋于集屑盒上空,并最终在重力势能下沉降于集屑盒内腔。进一步地,所述吸屑管朝向引导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扩容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容筒可大幅增加吸屑管吸取废屑的范围,进而减少废屑落地造成的污染,并提高了抽压件吸取废屑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扩容筒朝向吸屑管方向的侧壁垂直设置有套接管,所述吸屑管远离抽压件方向的端壁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扩容筒的磁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管可直接套设于吸屑管外侧壁,磁性件与铁质的扩容筒磁性相吸,其使套接管较为紧密的固定于吸屑管外侧壁,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拆卸。进一步地,所述吸屑管外侧壁且位于其靠近引导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过盈环圈,所述过盈环圈位于套接管内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盈环圈优选质地柔软且易形变的橡胶制成,其夹持于吸屑管与套接管之间,以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进一步地,所述过盈环圈内腔间隔设置有若干变形空腔,所述变形空腔沿过盈环圈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沿过盈环圈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使过盈环圈变得更为柔软,以进一步提高套接管套设于吸屑管外缘的紧密度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集屑盒长度方向的端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清屑口,所述清屑口内侧壁转动设置有密闭门,所述集屑盒长度方向的端壁围绕清屑口外周设置有便于密闭门抵入的台阶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屑口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清理集屑盒内积聚的废屑,密闭门优选质量较大的实心钢板,其通过自重以闭合清屑口,并减少废屑向外逸散的现象。密闭门的侧边可扣入台阶槽内,以使密闭门与集屑盒的侧壁位于同一纵向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集屑盒长度方向的端壁且位于清屑口下方转动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定密闭门位置的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板靠近集屑盒方向的表面与密闭门外表面相贴合,进而使密闭门较为紧密的密闭于清屑口内侧壁。操作人员转动固定环板并使让位平面朝向地面,此时固定环板脱离密闭门外表面,操作人员可通过提拉把手翻转并打开密闭门,以清理废屑。进一步地,所述密闭门外表面垂直设置有提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把手垂直焊接于密闭门的外侧壁,其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后快速翻转并打开密闭门,进而保障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带有吸屑管的抽压件,通过在吸屑管槽口处形成负压状态,以使其周边气流不断带动废屑涌入吸屑管内腔,进而减少工件外表面的废屑;设置防护件和集屑盒,以沉降并统一收集吸屑管内腔的废屑;设置带有沉降槽的引导板,以减少废屑移动过程中落地并污染环境的现象。2、设置磁性件和带有套接管的扩容筒,以提高吸屑管对废屑的吸取范围;设置带有变形空腔的过盈环圈,以提高扩容筒在吸屑管外侧壁上的连接紧密性;设置密闭门和带有让位平面的固定环板,以便操作人员清理废屑并有效减少废屑从集屑盒内腔向外逸散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一种金属工件磨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扩容件和吸屑管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盈环圈和变形空腔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密闭门和集屑盒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底座;101、定位台;1011、置物板;1012、电动缸;102、支撑杆;1021、稳定板;1022、丝杆;1023、手动轮;2、打磨装置;3、抽压件;4、吸屑管;401、磁性件;402、过盈环圈;403、变形空腔;404、防护件;5、引导板;501、沉降槽;6、扩容件;601、套接管;7、集屑盒;701、清屑口;702、台阶槽;703、固定环板;704、让位平面;8、密闭门;801、提拉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参照图2,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台101和打磨装置2。定位台101上表面滑动设置有一块置物板1011,置物板1011用于固定待打磨的工件,打磨装置2可对固定的工件磨削抛光。参照图2,底座1其中一端设置有抽压件3,抽压件3优选负压风机,其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抽压件3靠肩底座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屑管4,吸屑管4的纵截面呈矩形,其远离抽压件3方向的一端位于置物板1011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吸取打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台(101)和打磨装置(2),所述定位台(101)上表面设置有置物板(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其中一端设置有抽压件(3),所述抽压件(3)靠近底座(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屑管(4);所述吸屑管(4)底壁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集屑盒(7),所述吸屑管(4)内侧壁可拆卸设置有防护件(404),所述防护件(404)位于集屑盒(7)与抽压件(3)之间;所述置物板(1011)宽度方向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引导板(5),所述引导板(5)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沉降槽(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台(101)和打磨装置(2),所述定位台(101)上表面设置有置物板(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其中一端设置有抽压件(3),所述抽压件(3)靠近底座(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吸屑管(4);所述吸屑管(4)底壁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集屑盒(7),所述吸屑管(4)内侧壁可拆卸设置有防护件(404),所述防护件(404)位于集屑盒(7)与抽压件(3)之间;所述置物板(1011)宽度方向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引导板(5),所述引导板(5)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沉降槽(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屑管(4)朝向引导板(5)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扩容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件(6)朝向吸屑管(4)方向的侧壁垂直设置有套接管(601),所述吸屑管(4)远离抽压件(3)方向的端壁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扩容件(6)的磁性件(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工件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荣榆黄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兟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