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337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其包括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靠近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废气筒,所述相邻废气筒之间两两相通,所述首端的废气筒与排气口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筒,所述相邻冷却筒之间两两相通,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出料端与首端冷却筒相接,所述冷却塔的回料端与末端冷却筒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是一种通过增压磁化技术对垃圾进行分解的设备。公告号为CN10300832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分解处理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触媒槽、分解仓、电加热部分、热流体媒质加热部分、隔热层、电气控制箱、分解残留物收集区、排气通道;其方法如下,空气由入口通道进入触媒放置区,空气通过触媒后,由触媒将空气活化,产生一种带有活化离子的活性气体,该活性气体进入由加热手段加热的容器内,与置于容器内的有机物垃圾进行分解反应,进而将该有机物垃圾分解和消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对垃圾进行处理之后,其产生的废气将会从顶部的气体排气口排出,而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于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具有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靠近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废气筒,所述相邻废气筒之间两两相通,所述首端的废气筒与排气口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筒,所述相邻冷却筒之间两两相通,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出料端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首端冷却筒相接,所述冷却塔的回料端与末端冷却筒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塔内的低温液体将会通过加压泵的加压而依次流经废气筒的外侧,这样,位于废气筒内的废气便会因低温而发生液化;操作人员通过从出油口可对高污染的液体进行回收处理,这样,降低了垃圾处理时产生的高污染废气的排放,从而有效减少了废气污染,因此保护了环境。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池,所述废料池内分别开设有焦油池和过滤池,所述焦油池和过滤池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端口开设有流通口,每一所述废气筒均与焦油池相通,所述废料池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液通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废气筒内液化后的污染性液体能够全部被收集于废料池内,这样便能统一对污染性液体进行处理,因此降低了单独对每个废气筒产生的污染性液体进行处理所产生的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若干过滤组,所述过滤组沿过滤池的长度方向并排填充于过滤池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的设置,能够有地吸附高污染液体中的油性液体物质,从而将污染性的物质进行过滤,因此降低了最终排出的液体的污染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相邻的过滤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分隔相邻过滤组的过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排出液体的污染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环境保护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层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溢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水口的开设,避免了当油性污染物过多时,因油性污染物无法穿过饱和状态的过滤层而撑坏过滤层,因此延长了过滤层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废料池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维护口,所述废料池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若干用于封闭维护口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维护口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定期将受污染的过滤组和过滤层取出并投入垃圾处理装置内,从而实现了污染物的循环处理,即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的排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持握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持握件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快速打开过滤池上表面的盖板,因此提高了过滤组和过滤层的更换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持握件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垫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打开盖板时,手部的触感更为柔软,因此提高了本技术操作时的舒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冷却塔内的低温液体将会通过加压泵的加压而依次流经废气筒的外侧,这样,位于废气筒内的废气便会因低温而发生液化;操作人员通过从出油口可对高污染的液体进行回收处理,这样,降低了垃圾处理时产生的高污染废气的排放,从而有效减少了废气污染,因此保护了环境。2.废料池的设置,能够将所有废气筒内液化后的污染性液体能够全部被收集于废料池内,这样便能统一对污染性液体进行处理,因此降低了单独对每个废气筒产生的污染性液体进行处理所产生的成本。3.过滤组的设置,能够有地吸附高污染液体中的油性液体物质,从而将污染性的物质进行过滤,因此降低了最终排出的液体的污染度。4.维护口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定期将受污染的过滤组和过滤层取出并投入垃圾处理装置内,从而实现了污染物的循环处理,即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过滤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垃圾处理装置;11、排气口;2、支撑架;21、底托角钢;22、支撑框架;221、连接框架;3、废气筒;31、连通管;32、波纹管;33、出油口;4、冷却筒;41、抱箍;42、进料口;43、出料口;5、手动式管道阀门;6、冷却塔;7、加压泵;8、废料池;801、焦油池;802、过滤池;803、分隔板;8031、流通口;804、滤芯;805、滤油网;81、连接管;82、维护口;83、盖板;831、持握件;8311、柔性垫;84、出液通口;9、过滤组;10、过滤层;101、溢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1,在垃圾处理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排出垃圾分解过程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气口11。在垃圾处理装置1靠近排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由若干角钢通过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在支撑架2的底部还焊接有若干纵向的底托角钢21。在支撑架2的上表面还相对设置有由四根角钢焊接而成并呈矩形的支撑框架22,在支撑框架2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呈三角状的连接框架221,每个连接框架221均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锁紧固定于支撑架2上表面。参照图2,在支撑架2上设置有若干废气筒3,且若干个废气筒3分成两排设置于支撑框架22的两侧。在每个废气筒3的外侧均设置有直径大于废气筒3的冷却筒4,废气筒3同轴贯穿冷却筒4并且冷却筒4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废气筒3相固定。每个冷却筒4的外侧均相对设置有抱箍41,且每个冷却筒4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1)靠近排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若干废气筒(3),所述相邻废气筒(3)之间两两相通,所述废气筒(3)的首端与排气口(11)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筒(4),所述相邻冷却筒(4)之间两两相通,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6),所述冷却塔(6)的出料端连接有加压泵(7),所述加压泵(7)与冷却筒(4)的首端相接,所述冷却塔(6)的回料端与末端冷却筒(4)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3)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油口(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1),所述垃圾处理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1)靠近排气口(1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若干废气筒(3),所述相邻废气筒(3)之间两两相通,所述废气筒(3)的首端与排气口(11)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筒(4),所述相邻冷却筒(4)之间两两相通,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塔(6),所述冷却塔(6)的出料端连接有加压泵(7),所述加压泵(7)与冷却筒(4)的首端相接,所述冷却塔(6)的回料端与末端冷却筒(4)相接,每一所述废气筒(3)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油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环保型低温磁化垃圾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池(8),所述废料池内分别开设有焦油池(801)和过滤池(802),所述焦油池(801)和过滤池(80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803),所述分隔板(803)的上端口开设有流通口(8031),每一所述废气筒(3)均与焦油池(801)相通,所述废料池(8)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液通口(8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兟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