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切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41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切丝锥,涉及丝锥技术领域。其中,这种正反切丝锥包括用以切削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设置有切削槽和切削部,其特征在于,切削部设置有切削前角和切削后角,切削前角和切削后角均位于以螺纹段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切削圆上,切削部和切削圆之间的距离为落差,落差自切削前角到切削后角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切削后角在丝锥逆向旋转退出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对薄壁工件进行变形量校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切丝锥
本技术涉及丝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反切丝锥。
技术介绍
丝锥是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切削刀具,目前在内螺纹加工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由于内螺纹加工的状况多样性,导致需要不同的丝锥结构来应对。现有技术中,薄壁工件的内螺纹加工难度就很大。由于工件壁薄,现有技术的丝锥,要么丝锥与工件接触面积大,导致工件变形严重;要么丝锥与工件接触面积小,导致工件发生变形后,丝锥无校正功能。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切丝锥,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丝锥不能很好加工薄壁工件内螺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反切丝锥,包括用以切削螺纹的螺纹段,该螺纹段设置有切削槽和切削部。所述切削部设置有切削前角和切削后角,所述切削前角和所述切削后角均位于以所述螺纹段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切削圆上,所述切削部和所述切削圆之间的距离为落差,所述落差自所述切削前角到所述切削后角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落差自所述切削前角,到所述切削前角和所述切削后角的中间位置方向变小;所述落差自所述切削前角和所述切削后角的中间位置,到所述切削后角的方向变大。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切削前角和所述切削后角之间的过渡为圆心朝外的圆弧面过渡。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螺纹段设置有四个切削槽,所述切削槽以所述螺纹段旋转轴心为中心均设于所述螺纹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丝锥,能够很好的加工薄壁工件的内螺纹。具体地,本案的丝锥在正转加工螺纹时,切削前角会切削出螺纹,由于加工过程中存在弹性变形,因此切削后角并不会接触到工件。当切削前角加工好螺纹后,丝锥逆转自螺纹孔退出,由于丝锥通过切削前角加工螺纹过程中,容易导致薄壁工件的变形;而本案的丝锥,在逆转自螺纹孔退出的过程中,切削后角会切削已加工的螺纹,对薄壁工件进行变形量校正,这样使得薄壁工件内螺纹的加工合格率变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丝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丝锥螺纹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丝锥螺纹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丝锥螺纹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第三种丝锥螺纹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螺纹段;2-柄段;3-切削槽;4-切削部;5-切削前角;6-切削后角;7-落差;8-第一段;9-第二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正反切丝锥,包括柄段2和螺纹段1,其中柄段2能够带动螺纹段1旋转,螺纹段1设置有用以切削的螺纹。螺纹段1设置有切削槽3和切削部4,且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段1设置有4个切削槽3,切削槽3以螺纹段1旋转轴心为中心均设于螺纹段1上。需要说明的是,切削部4是螺纹段1上螺旋形成的螺牙,这些螺牙被4个切削槽3相隔离形成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多个上下累计排列的切削部4组成。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削部4设置有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均位于以螺纹段1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切削圆上,切削部4和切削圆之间的距离为落差7,落差7自切削前角5到切削后角6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之间的过渡为圆心朝外的圆弧面过渡,且该过渡圆弧的半径为R。且落差7自切削前角5,到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的中间位置方向变小;落差7自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的中间位置,到切削后角6的方向变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本实施例的丝锥在正转加工螺纹时,切削前角5会切削出螺纹,由于加工过程中存在弹性变形,因此切削后角6并不会接触到工件。当切削前角5加工好螺纹后,丝锥逆转自螺纹孔退出,由于丝锥通过切削前角5加工螺纹过程中,容易导致薄壁工件的变形。而本案的丝锥,在逆转自螺纹孔退出的过程中,切削后角6会切削已加工的螺纹,对薄壁工件进行变形量校正,这样使得薄壁工件内螺纹的加工合格率变高。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切丝锥,包括用以切削螺纹的螺纹段(1),该螺纹段(1)设置有切削槽(3)和多个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4)设置有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所述切削前角(5)和所述切削后角(6)均位于以所述螺纹段(1)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切削圆上,所述切削部(4)和所述切削圆之间的距离为落差(7),所述落差(7)自所述切削前角(5)到所述切削后角(6)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切丝锥,包括用以切削螺纹的螺纹段(1),该螺纹段(1)设置有切削槽(3)和多个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4)设置有切削前角(5)和切削后角(6),所述切削前角(5)和所述切削后角(6)均位于以所述螺纹段(1)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切削圆上,所述切削部(4)和所述切削圆之间的距离为落差(7),所述落差(7)自所述切削前角(5)到所述切削后角(6)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切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差(7)自所述切削前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兴张光星
申请(专利权)人:圆兴厦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