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34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将原料从微藻中进行选材、浸提及一次酸化铜代、过滤及分离、浓缩、皂化、二次酸化铜代、第一次去杂、皂化成盐、干燥、第二次去杂、灭菌、过筛除铁、混合、包装等步骤,得到叶绿素铜钠盐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原材料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生长迅速、易培养、不受场地季节限制及生产规模的可调控的特性,而且提取出来的叶绿素立刻与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素提取
,尤其是指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日趋崇尚天然保健产品,在日美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天然色素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中,并在儿童食品、饮料食品、烤卤食品中禁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使用比例占整个着色剂比重的80%以上。在我国因“苏丹红”事件、“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着色领域中,逐渐限制合成色素的使用,如我国在儿童食品中已经限制合成色素的使用。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是常见的天然色素,但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较叶绿素高很多,因此,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据相关文献报道证实:水中可被利用的太阳能相较于陆地上的少很多,要完成相同的能量转换,水中植物参与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的含量则必须高于陆生植物的。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约为0.3%-0.5%,而微藻中叶绿素的含量约为0.5%-2%。微藻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而且微藻生长迅速、易培养、不受场地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准备原料:选取一定质量的微藻;/n步骤二、浸提及一次酸化铜代:采用微藻重量的3-6倍的70%-95%乙醇,同时加入微藻重量的1%-10%的20%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微藻中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选取一定质量的微藻;
步骤二、浸提及一次酸化铜代:采用微藻重量的3-6倍的70%-95%乙醇,同时加入微藻重量的1%-10%的20%CUSO4溶液,用稀硫酸将pH调至2-3,室温在连续逆流提取设备中对原料浸提4-6小时,得到浸提液;
步骤三、过滤及分离:将浸提液过滤后,分离出其中的固体杂质,得过滤液;
步骤四、浓缩: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
步骤五、皂化:将上述膏状用等量乙醇溶解,再用液碱调节pH至11-12,40℃-60℃进行加热30-60min,得到皂化液;
步骤六、二次酸化铜代:将上述皂化液用稀硫酸pH值调节至2-3,并添加微藻重量的1%-10%的20%硫酸铜溶液;40℃-60℃进行加热30-60min,得到酸化铜代液;
步骤七、第一次去杂:将上述酸化铜代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用石油醚洗涤,通过过滤得到呈墨绿色带有金属色泽疏松颗粒状的叶绿素铜酸,再用纯净水洗至滤液无颜色,50°烘干去除水分;
步骤八、皂化成盐:将上述叶绿素铜酸用3倍丙酮溶解,用1mol/LKOH-C2H5OH溶液调节pH至11-12,过滤得到叶绿素铜钠盐粉末;
步骤九、干燥:将上述叶绿素铜钠盐粉末进行干燥,得到黑色带杂质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兵熊勇丁小强罗忠国方军军陈军峰邱云曹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