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杆组件、吊具结构及架梁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13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杆组件、吊具结构及架梁吊机,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其吊杆组件,包括吊杆和第一垫块,吊杆的上端适于与均衡梁连接,吊杆的下端适于穿过箱梁的吊梁孔;第一垫块套设在吊杆的下端,并与吊杆的下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垫块的上端面适于与箱梁接触,第一垫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于竖直方向上,吊杆的下端适于与第一球弧面结构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箱梁倾斜或滑移时,第一垫块的上端面与箱梁接触,第一垫块随箱梁一起倾斜或滑移,第一垫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吊杆的下端适于与第一球弧面结构贴合,能够随箱梁状态的变化,转动到相应的平衡位置,由此,可以减小作用在吊杆上的载荷,防止吊杆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杆组件、吊具结构及架梁吊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杆组件、吊具结构及架梁吊机。
技术介绍
架梁吊机架设箱梁时,一般是将吊杆的上端与均衡梁连接,吊杆的下端穿过箱梁的吊梁孔与箱梁连接进行吊装,在操作过程中,受线路坡度、起重小车运行不同步或箱梁旋转等因素的影响,箱梁可能会发生倾斜或滑移等现象,导致箱梁触碰吊杆,箱梁总重量高达数百吨,触碰吊杆的冲击力巨大,使得吊杆容易产生弯曲,承受巨大弯矩,从而导致吊杆损坏甚至断裂,增加箱梁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小吊杆受冲击时的载荷,防止吊杆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杆组件,包括吊杆和第一垫块,所述吊杆的上端适于与均衡梁连接,所述吊杆的下端适于穿过箱梁的吊梁孔;所述第一垫块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下端,并与所述吊杆的下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垫块的上端面适于与所述箱梁接触,所述第一垫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吊杆的下端适于与所述第一球弧面结构贴合。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吊杆的下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垫块下方,所述第一螺母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球弧面结构,所述第二球弧面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球弧面结构贴合。可选地,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在所述吊杆上,所述定位套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垫块连接,所述定位套的上端适于嵌入所述吊梁孔内。可选地,所述定位套包括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上套体伸入所述吊梁孔内,且所述上套体的外壁与所述吊梁孔的内壁贴靠,所述下套体适于与所述第一垫块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垫块的上端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适于容纳所述下套体,所述下套体的外壁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壁贴合。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垫块,所述吊杆的上端适于穿过所述均衡梁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垫块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上端,并与所述吊杆的上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垫块的下端面与所述均衡梁接触,所述第二垫块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球弧面结构;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吊杆的上端适于与所述第三球弧面结构贴合。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套设于所述吊杆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垫块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母的下端面设有第四球弧面结构,所述第四球弧面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三球弧面结构贴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垫块套设在吊杆的下端,并与吊杆的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当箱梁倾斜或滑移时,第一垫块的上端面与箱梁接触,第一垫块随箱梁一起倾斜或滑移,第一垫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吊杆的下端适于与第一球弧面结构贴合,能够随箱梁状态的变化,转动到相应的平衡位置,由此,可以减小作用在吊杆上的载荷,防止吊杆受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结构,以解决如何减小吊杆受冲击时的载荷,防止吊杆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具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吊杆组件。可选地,还包括均衡梁、吊具横梁、滑轮组和钢丝绳,两个所述均衡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吊具横梁的两端,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吊具横梁的中部,所述钢丝绳绕在所述滑轮组的滑轮上,所述均衡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吊杆组件的吊杆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均衡梁连接。所述吊具结构与上述吊杆组件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梁吊机,以解决如何减小吊杆受冲击时的载荷,防止吊杆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架梁吊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吊具结构。所述架梁吊机与上述吊具结构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一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一垫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一螺母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定位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定位套与第一垫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定位套与第一垫块配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二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二垫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杆组件的第二螺母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具结构的吊杆组件与均衡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具结构的均衡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具结构吊装箱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具结构吊装箱梁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吊杆、2-第一垫块、3-第一螺母、4-定位套、5-第二垫块、6-第二螺母、21-第一球弧面结构、22-凹槽结构、31-第二球弧面结构、41-上套体、42-下套体、51-第三球弧面结构、61-第四球弧面结构、100-均衡梁、101-安装孔、200-吊具横梁、300-滑轮组、400-钢丝绳、500-箱梁、501-吊梁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后方;“Y”的正向代表右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左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架梁吊机架设箱梁时,一般是将吊杆的上端与均衡梁连接,吊杆的下端穿过箱梁的吊梁孔与箱梁连接进行吊装,在操作过程中,受线路坡度、起重小车运行不同步或箱梁旋转等因素的影响,箱梁可能会发生倾斜或滑移等现象,导致箱梁触碰吊杆,箱梁总重量高达数百吨,触碰吊杆的冲击力巨大,使得吊杆容易产生弯曲,承受巨大弯矩,从而导致吊杆损坏甚至断裂,增加箱梁坠落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图17和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吊杆组件,包括吊杆1和第一垫块2,吊杆1的上端适于与均衡梁100连接,吊杆1的下端适于穿过箱梁500的吊梁孔501;第一垫块2套设在吊杆1的下端,并与吊杆1的下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垫块2的上端面适于与箱梁500接触,第一垫块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和第一垫块(2),所述吊杆(1)的上端适于与均衡梁(100)连接,所述吊杆(1)的下端适于穿过箱梁(500)的吊梁孔(501);所述第一垫块(2)套设在所述吊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吊杆(1)的下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垫块(2)的上端面适于与所述箱梁(500)接触,所述第一垫块(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21);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吊杆(1)的下端适于与所述第一球弧面结构(21)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和第一垫块(2),所述吊杆(1)的上端适于与均衡梁(100)连接,所述吊杆(1)的下端适于穿过箱梁(500)的吊梁孔(501);所述第一垫块(2)套设在所述吊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吊杆(1)的下端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垫块(2)的上端面适于与所述箱梁(500)接触,所述第一垫块(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球弧面结构(21);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吊杆(1)的下端适于与所述第一球弧面结构(2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3)套设于所述吊杆(1)的下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垫块(2)下方,所述第一螺母(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球弧面结构(31),所述第二球弧面结构(31)适于与所述第一球弧面结构(21)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套(4),所述定位套(4)套设在所述吊杆(1)上,所述定位套(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垫块(2)连接,所述定位套(4)的上端适于嵌入所述吊梁孔(5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4)包括上套体(41)和下套体(42),所述上套体(41)伸入所述吊梁孔(501)内,且所述上套体(41)的外壁与所述吊梁孔(501)的内壁贴靠,所述下套体(42)适于与所述第一垫块(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2)的上端面设有凹槽结构(22),所述凹槽结构(22)适于容纳所述下套体(42),所述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东王东彭仁军李珍西徐锡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