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04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机。可以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包括旋叶组件、传动组件、动力组件,通过摩擦轮一与摩擦轮四接触点距离摩擦轮四转动中心的距离为A,摩擦轮二与摩擦轮四接触点距离摩擦轮四转动中心的距离为B,当A=B时,无人机停飞;当A>B时,离合输出杆输出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同时,随着A与B之间的差值越大,离合输出杆输出转速越大;同时,当A<B时,离合输出杆输出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同时,随着A与B之间的差值越大,离合输出杆输出转速越大;A与B之间的差值与离合输出杆输出转速呈线性变化;同时,通过控制离合输出杆输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进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621323610.6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旋翼动力组、起落架和中枢件,所述机架的一端与中枢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端与旋翼动力组连接,所述起落架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下面,所述中枢件上面设置飞机控制系统和油箱,所述机架和中枢件的上面固定设置整流罩。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涵道式整流外形,在气动方面不仅增加了整机的有效升力,并且可以有更多的载荷选择,同时整流外形也可减少飞行的阻力,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时没有办法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可以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包括旋叶组件、传动组件、动力组件,所述旋叶组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动力组件与旋叶组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无人机,所述旋叶组件包括中轴转杆、驱动滑杆、中端凸台、旋叶一、旋叶二、铰接连杆、驱动直齿、内端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包括旋叶组件(1)、传动组件(2)、动力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组件(1)与传动组件(2)相连接,传动组件(2)与动力组件(3)相连接,动力组件(3)与旋叶组件(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包括旋叶组件(1)、传动组件(2)、动力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组件(1)与传动组件(2)相连接,传动组件(2)与动力组件(3)相连接,动力组件(3)与旋叶组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组件(1)包括中轴转杆(1-1)、驱动滑杆(1-2)、中端凸台(1-3)、旋叶一(1-4)、旋叶二(1-5)、铰接连杆(1-6)、驱动直齿(1-7)、内端驱动齿圈(1-8)、上端凸台(1-9)、中端腰槽(1-10)、驱动滑子(1-11)、内端卡子(1-12)、内端卡槽(1-13)、内端卡子推簧(1-14),中端凸台(1-3)与中轴转杆(1-1)固定连接,驱动滑杆(1-2)与中轴转杆(1-1)滑动连接,上端凸台(1-9)与驱动滑杆(1-2)固定连接,旋叶二(1-5)与中端凸台(1-3)转动连接,驱动直齿(1-7)与旋叶一(1-4)固定连接,内端驱动齿圈(1-8)与驱动直齿(1-7)啮合传动,内端驱动齿圈(1-8)与中端凸台(1-3)转动连接,铰接连杆(1-6)与上端凸台(1-9)铰接连接,铰接连杆(1-6)与旋叶二(1-5)铰接连接,中端腰槽(1-10)设置在中端凸台(1-3)上,驱动滑子(1-11)与中端腰槽(1-10)滑动连接,驱动滑子(1-11)与内端驱动齿圈(1-8)固定连接,内端卡槽(1-13)设置在旋叶二(1-5)上,驱动滑子(1-11)与内端卡槽(1-13)配合连接,驱动滑子(1-11)与旋叶一(1-4)滑动连接,内端卡子推簧(1-14)设置在两个驱动滑子(1-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传动杆一(2-1)、传动球一(2-2)、传动杆二(2-3)、固定连杆(2-4)、传动杆三(2-5)、传动球二(2-6)、传动杆四(2-7)、传动直齿(2-8),传动杆一(2-1)与传动球一(2-2)滑动连接,传动球一(2-2)与传动杆二(2-3)滑动连接,传动杆二(2-3)与固定连杆(2-4)固定连接,固定连杆(2-4)与传动杆三(2-5)固定连接,传动杆三(2-5)与传动球二(2-6)滑动连接,传动杆四(2-7)与传动球二(2-6)滑动连接,传动直齿(2-8)与传动杆四(2-7)固定连接,传动杆一(2-1)与中轴转杆(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动力底板(3-1)、支架一(3-2)、支架二(3-3)、限位支架(3-4)、外齿圈(3-5)、中端直齿(3-6)、传动锥齿一(3-7)、传动锥齿二(3-8)、离合输出杆(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盟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