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炳玲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00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包括前缓冲部、侧联动部、冲击吸能部、锁定部、后缓冲部、导向部和接装部;所述前缓冲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侧联动部和一个冲击吸能部;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位于两个所述侧联动部的外侧;所述前缓冲部通过两个所述侧联动部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所述前缓冲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锁定部的前端,两个所述锁定部的后端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部的上下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采用前缓冲部和后缓冲部相配合,可变形区域较大,有利于碰撞能量的传递和被吸收,缓冲吸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领域,为了保护乘员安全,采用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防护措施。主动安全是在提高控制、调度可靠性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小碰撞发生的几率;而被动安全是在意外碰撞事故发生时,将车辆破坏和乘员伤害降至最低,目前,在车架端部设置车钩缓冲装置是较为常用的被动安全防护措施;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吸能效果的前端缓冲装置,普遍采用的结构是前部一个橡胶缓冲器,其受冲击后可变形区域较小,不利于碰撞能量的缓冲传递和被吸收,影响缓冲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采用前缓冲部和后缓冲部相配合,可变形区域较大,有利于碰撞能量的传递和被吸收,缓冲吸能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包括前缓冲部、侧联动部、冲击吸能部、锁定部、后缓冲部、导向部和接装部;所述前缓冲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侧联动部和一个冲击吸能部;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位于两个所述侧联动部的外侧;所述前缓冲部通过两个所述侧联动部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所述前缓冲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锁定部的前端,两个所述锁定部的后端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部的上下两端;所述后缓冲部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前缓冲部的后端;所述导向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缓冲部和所述后缓冲部固定连接;所述后缓冲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装部。可选的,所述前缓冲部包括缓冲压板、缓冲斜板、导向齿条、外部联板、滑动轴、第一压缩弹簧、内部联板和前缓冲架;所述缓冲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缓冲斜板的一端,两个缓冲斜板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外部联板上,两个外部联板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多根滑动轴的外端,位于上端的多根滑动轴的中部滑动配合在前缓冲架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多根滑动轴的中部滑动配合在前缓冲架的下端;位于上端的多根滑动轴的内端和位于下端的多根滑动轴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内部联板,两个内部联板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前缓冲架内部的上下两端;两个内部联板和所述前缓冲架内部顶面、底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多根第一压缩弹簧,多根第一压缩弹簧套设在多根滑动轴上;所述缓冲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导向齿条的前端,两个导向齿条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前缓冲架的左右两端,两个导向齿条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联动部;两个所述外部联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定部的前端;所述导向部的前端和后缓冲部的前端皆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上。可选的,所述缓冲压板和缓冲斜板的外侧面上皆粘接连接有橡胶缓冲垫。可选的,所述侧联动部包括联动齿轮、轮轴和承轴架;所述导向齿条外侧面的齿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的中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承轴架上,两个所述承轴架相对固定在所述前缓冲架侧面的上下两端;所述联动齿轮的外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冲击吸能部。可选的,所述冲击吸能部包括从动齿条、联动块、冲击滑板、冲击顶板和滑槽架;滑槽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的侧面上;所述联动齿轮的外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联动块与所述冲击滑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击滑板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滑槽架的前后滑道内;所述冲击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冲击顶板;所述冲击顶板的前侧面上设有泡沫缓冲板;所述冲击滑板上设有溃缩槽。可选的,所述锁定部包括溃缩横板、后部压板和锁定滑轴;所述溃缩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外部联板和所述后部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溃缩横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锁定滑轴的上端,两根所述锁定滑轴的下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部上;所述溃缩横板上均匀设置前后多个溃缩通孔;所述溃缩横板的底面上均匀设置前后多个三角形溃缩槽。可选的,所述后缓冲部包括后缓冲架、矩形压块、水平滑块、第二压缩弹簧、缓冲连杆和固定座;所述后缓冲架的内侧滑动配合连接两个矩形压块,两个所述矩形压块之间通过多根第二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压块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滑块,四个水平滑块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架前侧的左右滑道内;四个水平滑块的前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缓冲连杆,两个缓冲连杆转动连接在一个固定座的上下两端,另外两个缓冲连杆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固定座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后侧面的左右两端;一个所述锁定部的两根所述锁定滑轴滑动配合在两个所述矩形压块顶面的圆形滑孔内;另一个所述锁定部的两根所述锁定滑轴滑动配合在两个所述矩形压块底面的圆形滑孔内。可选的,所述锁定滑轴插入至所述矩形压块的圆形滑孔内的距离小于所述滑动轴可在所述前缓冲架向上滑动的距离。可选的,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柱、导向管、限位滑块和缓冲压簧;所述导向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上,导向管的后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前端,导向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缓冲架上;所述导向柱的前端固定连接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管的限位滑槽内;所述导向管内设有缓冲压簧。可选的,所述接装部包括弯曲接装板、接装座和定位螺杆;所述弯曲接装板的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架侧面的内外滑道内;所述弯曲接装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装座,接装座上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弯曲接装板滑动配合在内外滑道内的一端板体上设有内外多个定位插孔,所述定位螺杆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后缓冲架侧端的内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螺杆插接在任一个定位插孔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采用前缓冲部和后缓冲部相配合,构成二级缓冲区域,在前缓冲部受撞击变形至最大程度时,前缓冲部传动带动锁定部解除对后缓冲部的锁定,使得后缓冲部可以进行缓冲吸能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内部采用可以在前缓冲部受到冲击时,通过侧联动部传动带动进行反冲击的冲击吸能部,冲击吸能部对撞击物进行反作用力,通过冲击吸能部的溃缩变形提高缓冲吸能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缓冲部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缓冲部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联动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吸能部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吸能部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定部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缓冲部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向部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装部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缓冲部(1)、侧联动部(2)、冲击吸能部(3)、锁定部(4)、后缓冲部(5)、导向部(6)和接装部(7);所述前缓冲部(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侧联动部(2)和一个冲击吸能部(3);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3)位于两个所述侧联动部(2)的外侧;所述前缓冲部(1)通过两个所述侧联动部(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3);所述前缓冲部(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锁定部(4)的前端,两个所述锁定部(4)的后端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部(5)的上下两端;所述后缓冲部(5)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前缓冲部(1)的后端;所述导向部(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缓冲部(1)和所述后缓冲部(5)固定连接;所述后缓冲部(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装部(7)。/n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缓冲部(1)、侧联动部(2)、冲击吸能部(3)、锁定部(4)、后缓冲部(5)、导向部(6)和接装部(7);所述前缓冲部(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侧联动部(2)和一个冲击吸能部(3);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3)位于两个所述侧联动部(2)的外侧;所述前缓冲部(1)通过两个所述侧联动部(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冲击吸能部(3);所述前缓冲部(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锁定部(4)的前端,两个所述锁定部(4)的后端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后缓冲部(5)的上下两端;所述后缓冲部(5)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前缓冲部(1)的后端;所述导向部(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缓冲部(1)和所述后缓冲部(5)固定连接;所述后缓冲部(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装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缓冲部(1)包括缓冲压板(101)、缓冲斜板(102)、导向齿条(103)、外部联板(104)、滑动轴(105)、第一压缩弹簧(106)、内部联板(107)和前缓冲架(108);所述缓冲压板(101)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缓冲斜板(102)的一端,两个缓冲斜板(102)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外部联板(104)上,两个外部联板(104)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多根滑动轴(105)的外端,位于上端的多根滑动轴(105)的中部滑动配合在前缓冲架(108)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多根滑动轴(105)的中部滑动配合在前缓冲架(108)的下端;位于上端的多根滑动轴(105)的内端和位于下端的多根滑动轴(105)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内部联板(107),两个内部联板(107)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前缓冲架(108)内部的上下两端;两个内部联板(107)和所述前缓冲架(108)内部顶面、底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多根第一压缩弹簧(106),多根第一压缩弹簧(106)套设在多根滑动轴(105)上;所述缓冲压板(1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导向齿条(103)的前端,两个导向齿条(103)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前缓冲架(108)的左右两端,两个导向齿条(103)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联动部(2);两个所述外部联板(104)的后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定部(4)的前端;所述导向部(6)的前端和后缓冲部(5)的前端皆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1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压板(101)和缓冲斜板(102)的外侧面上皆粘接连接有橡胶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联动部(2)包括联动齿轮(201)、轮轴(202)和承轴架(203);所述导向齿条(103)外侧面的齿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201);所述联动齿轮(201)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202)的中间;所述轮轴(20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承轴架(203)上,两个所述承轴架(203)相对固定在所述前缓冲架(108)侧面的上下两端;所述联动齿轮(201)的外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冲击吸能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缓冲吸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能部(3)包括从动齿条(301)、联动块(302)、冲击滑板(303)、冲击顶板(304)和滑槽架(305);滑槽架(305)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缓冲架(108)的侧面上;所述联动齿轮(201)的外侧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条(301);所述从动齿条(30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联动块(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炳玲
申请(专利权)人:向炳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