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96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框架,上搅拌框架呈矩形框体结构设置在反应釜壳体的内部,反应釜壳体的上表面左端位置设置有加料斗,反应釜壳体的上端内外贯穿设置有电机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反应釜壳体内设置有上搅拌框架和下搅拌桨,上搅拌框架竖直搅拌,下搅拌桨垂直搅拌,两者相结合,可将反应釜壳体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且具有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代替了单方向搅拌产生较强离心力对反应釜壳体内壁造成过度冲击的方式,提高了反应釜壳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搅拌框架上设置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可在搅拌液体的过程中对液体进行加热,加快液体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搅拌装置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搅拌装置是用于反应釜内搅拌溶液的装置,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往往都是竖直搅拌或者垂直搅拌,竖直搅拌时上下的液体不易充分混合,而垂直搅拌时左右两侧的液体不易充分混合,且单方向搅拌容易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对反应釜内壁的冲击作用较大,降低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且直接搅拌只起到混合的作用,不能提高反应釜内容易的反应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框架,所述上搅拌框架呈矩形框体结构设置在反应釜壳体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壳体的上表面左端位置设置有加料斗,所述反应釜壳体的上端内外贯穿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上搅拌框架固定在电机转轴的外圈处,所述反应釜壳体的上方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框架(2)呈矩形框体结构设置在反应釜壳体(1)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表面左端位置设置有加料斗(7),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端内外贯穿设置有电机转轴(6),所述上搅拌框架(2)固定在电机转轴(6)的外圈处,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方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与电机转轴(6)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关于反应釜壳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下搅拌轴(4),两组下搅拌轴(4)的端部通过万向节(9)传动连接在电机转轴(6)的下端,所述下搅拌轴(4)和电机转轴(6)之间垂直连接,所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框架(2)呈矩形框体结构设置在反应釜壳体(1)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表面左端位置设置有加料斗(7),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端内外贯穿设置有电机转轴(6),所述上搅拌框架(2)固定在电机转轴(6)的外圈处,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上方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与电机转轴(6)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反应釜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关于反应釜壳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下搅拌轴(4),两组下搅拌轴(4)的端部通过万向节(9)传动连接在电机转轴(6)的下端,所述下搅拌轴(4)和电机转轴(6)之间垂直连接,所述下搅拌轴(4)的外圈处固定套设有多组等距离分布的下搅拌桨(3),所述下搅拌桨(3)呈倾斜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搅拌框架(2)的框体槽中设置有多组等距离分布的电加热板(5),所述上搅拌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槽(12)和内置接线通道(11),所述电池槽(12)设置在上搅拌框架(2)靠近电机转轴(6)的一端,内置接线通道(11)连通在电池槽(12)和电加热板(5)之间,所述电池槽(12)的内部设置有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