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冲击电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33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冲击电流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金属框架内的储能组件及波形形成电阻、电感,导电的金属板分别将电容器两个电极连接到一起,电容高压端与放电装置相连接,放电装置与电阻片输送机构上的测试用电极的高压端相连接,输送机构是由步进电机驱动金属转盘,当电阻片转动到夹片机构的位置时,金属转盘自动停止,夹片机构自动动作。当夹片机构检测到有电阻片时,放电间隙自动接通,完成一次放电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转盘自动定位、自动放电、自动接地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金属氧化物电阻片进行冲击电流电气性能自动化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电气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涉及到金属氧化避雷器(MOA)所用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冲击电流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电气性能测试装置,所设及到的电气性能主要是指8/20μs冲击电流和2ms方波发生器、测试单元、电阻片输送机构及控制单元所组成。常用的测试装置的电阻片输运机构有两种一是采用传输链传输电阻片,工作过程是将电阻片放在预先等距开好孔的绝缘托板上,使测试用的电极接触到被测的电阻片,然后将电阻片托板放到传输链上,传输链由电机拖动,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电阻片时,测试电极进行一次测试,一次测试结束,电机带动托板前进一步,进行下一次测试……。当整个托板上的电阻片测试完成后,将托板取下……。这种测试方法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效率低,工作强度极大。另一种更为原始简易的方法是将电阻片放置在一个圆型托板上,托板等距离开好圆孔,用人工拉动托板到测试电极处,再按动触发按钮,进行测试。该方法测试精度差,测试数据分散性大,可靠性差,而且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高精度的、高可靠性的、能够在大生产中使用的基于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冲击电流测试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联接的变压器和调压器,其特点是,在变压器上设置有硅堆,硅堆与充电电阻的输入端相连接,在电容器支架上设置有电容器以及与电容器电联接的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充电电阻的输出端与高压电极相联接,高压电极上还设置有调波电感,调波电感通过连接线排与调波电阻相连接,调波电阻的下端与放电装置相联接,放电装置通过连接线软排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上的夹片机构相联接,在金属转盘支架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相连接的金属转盘,金属转盘上等距离开有放置电阻片的圆孔,低压电极通过连接排线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上的分流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是放电装置包括与调波电阻相连接的放电间隙的定球,在定球的下端还设置有与气缸相连接的可与定球相接触的动球;夹片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线软排与动球相联接的上夹片电极,上夹片电极通过绝缘套管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上的上夹片气缸相连接,上夹片电极的一端还设置有位移开关和开关板,上夹片气缸上还设置有限位开关,以及对上夹片气缸进行导向的导向杆和固定开关板的连杆,在上夹片电极的下端还设置有接地的下夹片电极,下夹片电极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上的下夹片气缸相连接;夹片机构的上夹片电极与绝缘套管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压缩弹簧;金属转盘设置在上夹片电极和下夹片电极之间,金属转盘上放置电阻片的圆孔内还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绝缘垫圈,在绝缘垫圈上放置有一金属电极,且在放置电阻片的圆孔的对应位置安装有感应片和传感器;充电电阻的另一输出端还与接地装置的高压电极相联接,在高压电极的下端还设置有接地的低压电极,低压电极通过绝缘管与接地气缸相连接;放电装置的外侧还套装有消音装置;金属转盘上还设置有防护板;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由铝板构成。由于本专利技术将储能组件及波形形成电阻及电感集成在一个金属结构框架内,用导电的金属板分别将电容器两个电极连接到一起,以减少回路的电感。将电容高压端与放电装置相连接,将放电装置的活动金属球与夹片机构上的测试用电极的高压端相连接。电阻片输送机构是由一步进电机驱动的金属转盘完成,当电阻片转动到夹片机构的位置时,金属转盘自动停止,夹片机构自动动作,放电装置自动接通,完成一次放电过程。金属转盘旋转一个工位,准备下一次放电,本专利技术具有转盘自动定位、自动放电、坏片自动剔除、自动接地等多项功能,可以满足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大生产的需求,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强、效率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进行冲击电流电气性能自动化测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放电装置5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金属转盘19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夹片机构5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接地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5,本专利技术包括控制柜50以及与控制柜50相联接的变压器3和调压器4,在控制柜50内设置有控制调压器4的控制单元1和峰值电压表2,在变压器3上设置有硅堆6,硅堆6与充电电阻7的输入端相连接,充电电阻7的一输出端与接地装置5的高压电极48相联接,在高压电极48的下端还设置有接地的低压电极47,低压电极47通过绝缘管46与接地气缸45相连接,在电容器支架14上设置有电容器13以及与电容器13电联接的由铝板构成的高压电极12和低压电极11,充电电阻7的另一输出端与高压电极12相联接,高压电极12上还设置有调波电感9,调波电感9通过连接线排10与调波电阻8相连接,调波电阻8的下端与放电间隙的定球23相连接,在定球23的下端还设置有通过绝缘套管21与气缸20相连接的可与定球23相接触的动球22,定球23和动球22的外侧还套装有消音装置24。动球22通过连接线软排15与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夹片机构52相联接,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33相联接的金属转盘19,金属转盘19与同步电机33之间通过一组相相啮合的大齿轮34和小齿轮32相连接,在金属转盘19上等距离开有放置电阻片26的圆孔,金属转盘19上放置电阻片26的圆孔内放置有环形结构的绝缘垫圈27,在绝缘垫圈27上放置有一金属电极25,在圆孔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感应片36和传感器35,当传感器35接收到信号时,同步电机33停止转动。在金属转盘19上还设置有防护板18,低压电极11通过连接排线16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分流器17相连接。分流器17、调压器4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高频电缆传输到峰值电压表2,用以显示所检测到的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的电气性能。参见图4,夹片机构52包括经连接线软排15与动球22相联接的上夹片电极37,上夹片电极37通过绝缘套管38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上夹片气缸31相连接,在上夹片电极37与绝缘套管38之间装有缓冲压缩弹簧42,以避免当上夹片气缸31动作时产生的冲击,上夹片气缸31上还设置有限位开关39,以及对上夹片气缸31进行导向的导向杆40和固定开关板44的连杆41,限位开关39用来检测上夹片电极37有无和电阻片26接触,导向杆40对上夹片气缸31的运行进行导向,连杆41用于固定开关板44。在上夹片电极37的下端还设置有接地的下夹片电极30,下夹片电极30通过绝缘套管29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下夹片气缸28相连接,金属转盘19设置在上夹片电极37与下夹片电极30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柜50内的控制单元1采用PLC作为动作时序控制,冲击电流发生器的脉冲电容器13经调压器4-压器3-硅堆6-充电电阻7进行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所设定的值时,电压比较器动作,通过PLC对气缸20发出指令,同时当金属转盘19旋转到工位时,上夹片气缸31和下夹片气缸28同时运动,并且上夹片电极37检测到电阻片26时,压缩弹簧42产生位移,位移开关43接触到开关板44,触发位移开关43给出信号,气缸20动作,放电间隙的动球22与定球23相接,放电间隙短路,完成一次放电过程。因此就保证了在开路无试品的情况下不会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冲击电流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柜【50】以及与控制柜【50】相联接的变压器【3】和调压器【4】,其特征在于:在变压器【3】上设置有硅堆【6】,硅堆【6】与充电电阻【7】的输入端相连接,在电容器支架【14】上设置有电容器【13】以及与电容器【13】电联接的高压电极【12】和低压电极【11】,充电电阻【7】的输出端与高压电极【12】相联接,高压电极【12】上还设置有调波电感【9】,调波电感【9】通过连接线排【10】与调波电阻【8】相连接,调波电阻【8】的下端与放电装置【51】相联接,放电装置【51】通过连接线软排【15】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夹片机构【52】相联接,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还设置有与同步电机【33】相连接的金属转盘【19】,金属转盘【19】上等距离开有放置电阻片【26】的圆孔,低压电极【11】通过连接排线【16】与设置在金属转盘支架【49】上的分流器【1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亮赵志强姚学玲刘东社邢菊仙彭宗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