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下肢康复机器人,属于中风偏瘫、下肢受伤康复训练应用
技术介绍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下肢偏瘫为偏瘫的一种;现有医院中存在下肢偏瘫或下肢受伤的患者。下肢偏瘫或下肢受伤患者进行康复时,一般通过传统理疗师进行康复训练,人工的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且训练一般通过理疗师人工经验进行训练,训练的质量可能不稳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下肢康复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下肢康复机器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顶部的吊顶支架,所述行走机构的底座顶部四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横梁支撑杆,所述横梁支撑杆与吊顶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支架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的末端固定系有吊绳横梁;所述行走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运动机构,所述旋转运动机构通过抱箍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显示 ...
【技术保护点】
1.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顶部的吊顶支架,所述行走机构的底座顶部四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横梁支撑杆,所述横梁支撑杆与吊顶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支架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的末端固定系有吊绳横梁;/n所述行走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运动机构,所述旋转运动机构通过抱箍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显示结构,所述显示结构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底座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可调扶手机构;/n所述旋转运动机构由支撑架、伸缩连杆、弹簧、活动连杆、摆动连杆、调高支座以及支撑连杆构成,所述支撑架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顶部的吊顶支架,所述行走机构的底座顶部四角处均竖直固定安装有横梁支撑杆,所述横梁支撑杆与吊顶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支架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的末端固定系有吊绳横梁;
所述行走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运动机构,所述旋转运动机构通过抱箍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显示结构,所述显示结构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底座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可调扶手机构;
所述旋转运动机构由支撑架、伸缩连杆、弹簧、活动连杆、摆动连杆、调高支座以及支撑连杆构成,所述支撑架与横梁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铰接有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铰接有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铰接有支撑连杆,且支撑连杆的末端与支撑架顶部铰接,所述摆动连杆与调高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还铰接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与支撑连杆的杆面铰接,所述弹簧套在伸缩连杆上,所述弹簧顶端与支撑连杆,所述弹簧底端与伸缩连杆底端固接;
所述调高支座中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且调高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后背支撑块;
所述旋转机构由偏心支架、旋转导轨、固定板、旋转横梁以及滑块构成,所述偏心支架与调高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导轨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旋转导轨对称铰接在偏心支架的两端,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铰接有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的末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旋转导轨中部的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调高支座的两端均铰接有大腿罩壳,所述大腿罩壳铰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印,徐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莱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