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止回阀的弹簧、具有这种弹簧的止回阀、具有这种止回阀的可控制减振器以及具有这种可控制减振器的机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止回阀的弹簧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弹簧的止回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止回阀的可控制减振器以及具有这种可控制减振器的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可控制减振器例如在DE3803888C2中公开的,并且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力控制,以便根据行驶路线的要求适配车辆。这可以在机动车辆的控制回路中在自作用下自动进行。然而,也能够由驾驶员手动设置减振力曲线。减振器的设计工程实施方案通常如此构造,使得能够检测机动车辆的车身和车轮悬架的运动并且可以在这种运动状态下选择大的减振力,在该运动状态下,所产生的减振力的方向与车辆车身的运动相反。当机动车辆的减振力和车身运动在相同方向上时,选择小的减振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自己也可以越来越频繁地手动设置期望的减振力。在DE3803888C2中,为此目的而连接到工作缸上的阀装置包括两个减振元件,每个减振元件可以分别或共同地连接到流路中,并且对于回弹和压缩减振而言,它们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止回阀(40)的弹簧,所述止回阀(40)尤其适用于可控制减振器(68),其包括:/n-层状的基体(12),其具有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以及中心点(M);/n-两个以上弹簧臂(20),其与所述基体(12)弹性配合并在释放状态下从所述第一表面(16)或所述第二表面(18)提升,其中,/n-所述弹簧臂(20)形成自由端部(22)并具有纵向轴线(L),所述纵向轴线(L)通过所述自由端部(22)且切向于围绕所述基体(12)的所述中心点(M)的圆(C)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7 DE 102018102758.31.一种用于止回阀(40)的弹簧,所述止回阀(40)尤其适用于可控制减振器(68),其包括:
-层状的基体(12),其具有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以及中心点(M);
-两个以上弹簧臂(20),其与所述基体(12)弹性配合并在释放状态下从所述第一表面(16)或所述第二表面(18)提升,其中,
-所述弹簧臂(20)形成自由端部(22)并具有纵向轴线(L),所述纵向轴线(L)通过所述自由端部(22)且切向于围绕所述基体(12)的所述中心点(M)的圆(C)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20)由所述基体(12)形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20)各自与所述基体(12)形成弯曲线(B),所述弯曲线(B)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L)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20)各自与所述基体(12)形成弯曲线(B),并且所述基体(12)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沟槽(R),其中,所述弯曲线(B)不平行于所述沟槽(R)延伸。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20)各自具有围绕所述自由端部(22)的接触区域(24),所述接触区域(24)相对于所述弹簧臂(20)的其余部分弯曲一个角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具有止挡部段(26),相邻布置的构件止挡在所述止挡部段(26)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具有容纳开口(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开口(28)至少部段地由所述弹簧臂(20)限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2)具有至少一个防扭转保护部段(32)以将所述弹簧(10)固定到位,以便将所述弹簧(10)相对于相邻布置的构件抗旋转地支撑。
10.一种尤其用于可控制减振器(68)的止回阀(40),其包括:
-阀座(64);
-密封盘(56),当所述密封盘(56)在所述阀座(64)上接触时,使用所述密封盘(56)关闭或能够关闭所述止回阀(40);以及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10),使用所述弹簧(10)将所述密封盘(56)按压成与所述阀座(64)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比约恩·伯格菲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肯德隆菲林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