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63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1),具有:壳体(2);布置在壳体中的励磁线圈(3);极芯(4);以及居中支承在励磁线圈(3)中的电枢组件(5),该电枢组件(5)具有可位移的主电枢(5.1)和可位移的电枢盘(5.2),其中,在励磁线圈(3)的未通电状态下,在主电枢(5.1)和电枢盘(5.2)之间构成有气隙(5.3),并且在励磁线圈(3)的通电状态下,主电枢(5.1)和电枢盘(5.2)由于由通电的励磁线圈(3)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磁力而彼此抵靠。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的是,电枢组件(5)具有弹性元件(5.4),利用该弹性元件(5.4)的偏置力,可在励磁线圈(3)的通电状态下如此产生在主电枢(5.1)和电枢盘(5.2)之间的弹力配合,使得一旦磁力低于偏置力,电枢盘(5.2)就可在产生气隙(5.3)的情况下朝极芯(4)移动。因此,电磁体(1)仅以弹性元件(5.4)的限定的弹簧偏置力和弹簧系数作为致动器起作用。偏置力和弹簧系数作为致动器起作用。偏置力和弹簧系数作为致动器起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

技术介绍

[0002]EP1288481B1描述了一种通用的电磁体,据此,电枢组件具有主电枢和电枢板,其中,在电磁体的励磁线圈的未通电态下,电枢板与主电枢在构成气隙的情况下间隔开地支承。电枢板与在磁芯中可位移地支承的套筒连接。电枢板由该套筒在励磁线圈的未通电状态下保持在初始位置,使得在励磁线圈的电流施加时,首先主电枢在克服气隙的情况下移动到电枢板,然后主电枢与抵靠的电枢板,即整个电枢组件与套筒一起朝磁芯的方向移动。
[0003]在这种已知的电磁体中,阀调节构件从主电枢开始通过套筒被引导并且与废气回流阀相互作用,该废气回流阀具有布置在阀壳体中的阀关闭构件,该阀关闭构件又与阀座相互作用。支撑在阀壳体上的复位弹簧相对于耦合件偏置,该耦合件将电磁体的套筒与阀关闭构件连接。因此,复位弹簧作用于耦合件上、套筒上、阀关闭构件和阀调节构件上,从而使它们移回到初始位置。因此,在这种已知的电磁体中,其阀调节构件不直接与废气回流阀的阀关闭构件相互作用,而是通过套筒和耦合件间接地相互作用,该耦合件与复位弹簧形成弹力配合。这种数量高的部件是不利的并且导致高的制造成本。
[0004]此外,已知的是,比例磁体或借助电磁体被驱动的比例阀配备有故障安全功能(Failsafe

Funktion),以便在故障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电流中断时确保紧急操作,其中电枢挺杆被带到限定的位置,或者产生预限定的力,以便例如在阀的情况下设定限定的流量或中断流量。因此,为了实现这种故障安全功能,偏置的弹簧用作所谓的故障安全弹簧,电磁驱动器必须抵靠该弹簧工作并因此以不利的方式导致高的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上述类型的改进的电磁体,该电磁体尤其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0006]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磁体来实现。
[0007]这种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包括:
[0008]‑
中空圆柱形壳体;
[0009]‑
布置在壳体中的励磁线圈;
[0010]‑
相对于壳体固定的极芯;以及
[0011]‑
居中支承在励磁线圈中的电枢组件,该电枢组件具有相对于壳体可位移的主电枢和相对于壳体可位移的电枢盘,其中,
[0012]‑
在励磁线圈的未通电状态下,在主电枢和电枢盘之间构成有气隙,并且在励磁线圈的通电状态下,主电枢和电枢盘彼此抵靠。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的是,电枢组件具有弹性元件,利用该弹性元件的偏置力,可在励磁线圈的通电状态下如此产生主电枢和电枢盘之间的弹力配合,使得在由电枢组件中的
通电的励磁线圈引起的磁力低于偏置力时,电枢盘可在产生气隙的情况下朝极芯移动。
[0014]通过将优选构成为故障安全弹簧的弹性元件集成到电枢组件中,能够实现的是,随着励磁线圈的通电,尤其是随着短时且高的电流施加,电枢盘和主电枢在克服气隙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由此故障安全弹簧被偏置,因此与励磁线圈的未通电状态下的偏置力相比产生比弹力配合略高的偏置力。只有当电流强度下降到低于最小值时,电枢盘才会由于偏置力而在构成气隙的情况下朝极芯移动,在该最小值时随着励磁线圈的通电而在电枢组件中产生的磁力下降到低于故障安全弹簧的偏置力。如果在该星座式结构中主电枢不处于其静止位置,则主电枢也会移动到该静止位置。
[0015]具有集成故障安全弹簧的两件式电枢组件的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抵靠主电枢的电枢盘的状态可以以这种电流强度稳定地保持,该电流强度与用于将故障安全弹簧在克服气隙的情况下偏置的电流强度相比小。为此的原因可以在由气隙产生的磁阻中看出,该气隙要以更高的电流强度来克服,以便随后、即在电枢盘抵靠主电枢时改变在所述电流强度之间的宽电流范围内的电枢组件中的磁力。因此,在电枢盘抵靠主电枢时,电枢组件如同一件式电枢起作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磁体可以作为致动器以能量有效的方式来操作。
[0016]优选地,弹性元件如此构成,使得当电枢盘在构成气隙的情况下抵靠极芯时,可在励磁线圈未通电时借助弹性元件产生限定的偏置力。
[0017]因此,在励磁线圈未通电时,例如在电磁体的电流供应故障时,只有具有限定的弹簧偏置力和限定的弹簧系数的弹性元件才会通过抵靠极芯的电枢盘向外起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改进方案规定的是,
[0019]‑
电枢盘具有引导螺栓,
[0020]‑
主电枢具有用于可位移地收纳引导螺栓的盲孔,以及
[0021]‑
弹性元件布置在盲孔中,该弹性元件一方面抵靠盲孔的孔底支撑,另一方面抵靠引导螺栓支撑。
[0022]这种电枢组件代表了简单的机械结构,该机械结构可以廉价地实现并且在功能上极其可靠。
[0023]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设计方案,极芯具有用于可位移地收纳电枢挺杆的引导衬套,并且电枢挺杆与电枢盘以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因此,产生了一种电枢组件,包括仅具有几个部件的电枢挺杆。
[0024]另一优点是这样产生的,即,主电枢可位移地布置在具有底部的罐形的通量传导管中。这降低了电磁体的安装复杂性。
[0025]最后,弹性元件通过压缩弹簧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0026]以下,参考附图基于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002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磁体在未通电状态下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8]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电磁体在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以及
[0029]图3示出了用于说明根据图1和图2的电磁体的工作方式的行程

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根据图1和图2的可用作致动器的电磁体1实施为比例磁体并且包括以下部件:
[0031]‑
具有罐形几何形状的中空圆柱形壳体2;
[0032]‑
布置在壳体2中的励磁线圈3;
[0033]‑
相对于励磁线圈3居中布置在罐形的通量传导管6中的电枢组件5,该电枢组件5包括相对于通量传导管6并因此也相对于壳体2可位移的磁性材料制的主电枢5.1和相对于主电枢5.1可位移的磁性材料制的电枢盘5.2,其中,电枢盘5.2与非磁性引导螺栓5.20居中连接,该非磁性引导螺栓5.20可位移地突出到主电枢5.1的盲孔5.10中;
[0034]‑
实施为压缩弹簧5.40的弹性元件5.4,该弹性元件5.4作为故障安全弹簧布置在盲孔5.10中,其中,压缩弹簧5.40一方面支撑在盲孔5.10的孔底5.11上,另一方面支撑在电枢盘5.2的引导螺栓5.20上;
[0035]‑
返回板7,利用该返回板7,通量传导管6在其底部6.1的区域中被居中保持在壳体2中,其中,返回板7的直径对应于壳体2的内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产生线性移动的电磁体(1),包括:

中空圆柱形壳体(2);

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励磁线圈(3);

相对于所述壳体(2)固定的极芯(4);以及

居中支承在所述励磁线圈(3)中的电枢组件(5),所述电枢组件(5)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位移的主电枢(5.1)和相对于所述壳体(2)可位移的电枢盘(5.2),其中,

在所述励磁线圈(3)的未通电状态下,在所述主电枢(5.1)和所述电枢盘(5.2)之间构成有气隙(5.3),并且在所述励磁线圈(3)的通电状态下,所述主电枢(5.1)和所述电枢盘(5.2)彼此抵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枢组件(5)具有弹性元件(5.4),利用所述弹性元件(5.4)的偏置力,可在所述励磁线圈(3)的通电状态下如此产生所述主电枢(5.1)和所述电枢盘(5.2)之间的弹力配合,使得由通电的所述励磁线圈(3)引起的在所述电枢组件(5)中的磁力低于所述偏置力时,所述电枢盘(5.2)可在产生所述气隙(5.3)的情况下朝所述极芯(4)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体(1),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阿希姆
申请(专利权)人:肯德隆菲林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