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53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09
本申请揭露一种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一基材上形成多个发光组件;形成一平坦化层覆盖于多个发光组件与基材上;以及形成多个主动开关于平坦化层上,其中多个主动开关分别与多个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各主动开关分别通过平坦化层的一通孔与对应的发光组件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特别关于一种能够适用大批量生产的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OLED)相比,其解决了LCD的穿透率不足和OLED的寿命问题。在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是将LED的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并将其尺寸做到1μm至50μm等级左右后,再将微发光二极管进行批量转移(MassTransfer)至电路基板上。然而,目前业界遇到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制备好的微发光二极管利用批量转移到电路基板(例如TFT基板)上。现有的技术是通过使用金属或者其它固体吸盘将微发光二极管进行批量转移,但是,由于金属的硬度高,容易刮伤微发光二极管元件,或者,在批量转移过程中,出现部分的微发光二极脱落现象。此外,由于微发光二极管的尺寸相当小,批量转移的精度也难以精准控制。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一基材上形成多个发光组件;/n形成一平坦化层覆盖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与所述基材上;以及/n形成多个主动开关于所述平坦化层上,其中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各所述主动开关分别通过所述平坦化层的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基材上形成多个发光组件;
形成一平坦化层覆盖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与所述基材上;以及
形成多个主动开关于所述平坦化层上,其中所述多个主动开关分别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各所述主动开关分别通过所述平坦化层的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发光组件的步骤中,包括:
形成一第一电极于所述基材上;
形成于一发光层于所述第一电极上;及
形成一第二电极于所述发光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主动开关的步骤中,包括:
形成一栅极于所述平坦化层上;
形成一栅极介电层覆盖于所述栅极与所述所述平坦化层上;
形成一有源层于所述栅极介电层上;及
形成一源极与一漏极于所述有源层上,使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分别接触所述有源层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栅极介电层上形成另一通孔,其中所述另一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及
使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的材料填入所述另一通孔与所述通孔内而与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第二电极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一钝化层覆盖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上。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
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材上;
一平坦化层,设置并覆盖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与所述基材上;以及
多个主动开关,设置于所述平坦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川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