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交通信号灯是交通指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基本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交通信号灯都是固定设置的,但是遇到其它特殊情况发生时,需要交通民警在现场指挥交通,并且这种情况无法快速设置固定的交通信号灯,这样就给交通带来了不方便,因此可移动的应急型交通信号灯应运而生,但是大部分应急交通信号灯仅仅是具备交通指挥的作用,并不能对各支路口的情况全部进行监控到位,易发生交通违法事故。此外,随着应急交通路口往往交通情况复杂,传统的应急交通信号灯采用静态的时间分配策略,无法适配动态变化的路况,经常造成无效等待时间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各路口的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应急智能杆主体、地面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智能杆主体、地面控制模块和后台中心模块;/n所述应急智能杆主体包括带有锁定万向轮(2)的底座(1),位于底座(1)内部的蓄电池(3),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灯杆(4),围绕在所述灯杆(4)上部四周的信号显示组件(5),用于进行交通指挥;/n位于灯杆(4)顶部的箱体(6),所述箱体(6)内部设有自动盘线器(7),所述自动盘线器(7)内的线缆(8)一端向下贯穿空心的灯杆(4)并延伸至底座(1)与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线缆(8)的另一端向上贯穿箱体(6)顶板与位于箱体(6)顶部外侧的无人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智能杆主体、地面控制模块和后台中心模块;
所述应急智能杆主体包括带有锁定万向轮(2)的底座(1),位于底座(1)内部的蓄电池(3),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灯杆(4),围绕在所述灯杆(4)上部四周的信号显示组件(5),用于进行交通指挥;
位于灯杆(4)顶部的箱体(6),所述箱体(6)内部设有自动盘线器(7),所述自动盘线器(7)内的线缆(8)一端向下贯穿空心的灯杆(4)并延伸至底座(1)与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线缆(8)的另一端向上贯穿箱体(6)顶板与位于箱体(6)顶部外侧的无人机(9)电性连接;
连接在所述无人机(9)底部的T形支架(10),所述T形支架(10)上分别固定有主摄像机(11)和副摄像机(12),所述主摄像机(11)和副摄像机(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与地面形成俯视角度,用于在无人机(9)位于高空时对交通路口进行大范围全景拍摄,以此获取实时路口远景的交通数据;
安装在箱体(6)四个侧面的电子眼摄像头(14),每个所述电子眼摄像头(14)对应一个路口,用于获取实施路口近景的交通数据;
所述地面控制模块安装于底座(1)内,用于将应急智能杆上搭载的主摄像机(11)、副摄像机(12)、电子眼摄像头(14)采集到的交通数据发送至所述后台中心模块,并由后台中心模块进行综合运算,得出当前路况下所有车辆和行人的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交通信号灯时间分配方案并将时间分配方案传输到信号显示组件(5)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模块包括数据存储中心、无线信号收发器、PLC控制芯片,所述数据存储中心用于暂存交通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发送至后台中心模块;所述PLC控制芯片是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接收后台中心模块的反馈信息,用于控制信号显示组件(5)、无人机(9)、自动盘线器(7)的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多功能智能杆联动的应急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晓,梁运鸿,徐怀洲,刘志辉,王静雯,王舒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