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43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杆和远程监控平台,监控杆包括安装在道路两边的立杆和安装在立杆顶部的横杆,立杆上设有设备箱,设备箱中设有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横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每一条车道的正上方,通信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和测高测距单元对驶过监控杆的车辆的身份和速度进行精确地信息采集,通过对通过该路段所有的车辆进行信息统计即可获得该路段的车流量和拥堵情况,同时根据红绿灯的信息可以精确地判断时候有闯红灯的车辆,从而实现对道路上交通情况的智能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具体是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数量迅速增加,道路车流量也急剧增加,道路交通管理面临巨大的交通安全压力,且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日益严重。如何缓解目前的交通压力,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纠其原因就是缺少路面的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如车辆身份、行驶速度、道路车流量等数据无法准确获得,特别是在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路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运用在路口或者道路段,可以准确地对道路上的车辆的车辆身份、行驶速度、道路车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杆和远程监控平台,监控杆包括安装在道路两边的立杆和安装在立杆顶部的横杆,立杆上设有设备箱,设备箱中设有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横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每一条车道的正上方,通信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监控杆设置在安装红绿灯的所有路口处,主控单元与红绿灯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缆连接;主控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为PLC工控主机,PLC工控主机通过数据线与红绿灯空控制器连接,PLC工控主机上设有时间同步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测高测速单元包括第一红外测距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第一红外测速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的探头倾斜朝下设置,并且第一红外测速仪和第二红外测速仪对称设置,第一红外测距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横杆上,第一红外测速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LC工控主机的串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LC工控主机的串口连接,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的摄像头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红外测速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的探头平行。进一步,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远程服务器和设置在远程服务器上的WEB监控平台,远程服务器用于接收所有所述监控杆的图像信息和测速信息并发布在WEB监控平台上;远程服务器内运存有所有车辆的顶视图和斜视图。原理如下:监控杆中的PLC工控主机采集红绿灯控制器中的红绿灯状态信息,同时监控杆上的第一红外测距仪对道路上的对应车道的车辆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第一红外测距仪与目标位置的高度变化来判断车辆的数量,同时第一摄像机斜向下地拍摄车辆的正面获取车辆正面和顶面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中通过图像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从而确定驶过监控杆的车辆的身份;车辆继续行驶经过第二红外测距仪,由第二红外测距仪对行驶的车辆进行第二次测量,依据第二红外测距仪目标区域高度值的变化来确定行驶过第二红外测距仪目标区域的车辆的身份信息,同时第二摄像机获取车辆尾部图像,并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中通过图像识别获取车牌号,进行验证;由于第一红外测距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的目标区域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通过PLC工控主机上的时间同步模块进行对两次相同车辆信息采集的时间进行求差,即可获得车辆在通过固定距离的时间,即可求出车辆的速度;同时,在一定时间内统计驶过监控杆的车辆数量,即可获得该路段的拥堵程度,并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既可以对所有使用本系统的路段进行路况监控;同时,由于PLC工控主机与红绿灯控制器共享信息,因此在红灯时对车道监控,可以准确监控是否有闯红灯的车辆,以及闯红灯车辆的身份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和测高测距单元对驶过监控杆的车辆的身份和速度进行精确地信息采集,通过对通过该路段所有的车辆进行信息统计即可获得该路段的车流量和拥堵情况,同时根据红绿灯的信息可以精确地判断时候有闯红灯的车辆,再将交通信息同步到远程监控平台上从而实现对道路上交通情况的智能监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控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控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如下:1-立杆、2-横杆、3-第一摄像机、4-第二摄像机、5-第一红外测距仪、6-第二红外测距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杆和远程监控平台,监控杆包括安装在道路两边的立杆1和安装在立杆1顶部的横杆2,立杆1上设有设备箱,设备箱中设有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横杆2上固定设有多个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每一条车道的正上方,通信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监控杆设置在安装红绿灯的所有路口处,主控单元与红绿灯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缆连接;主控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和测高测距单元对驶过监控杆的车辆的身份和速度进行精确地信息采集,通过对通过该路段所有的车辆进行信息统计即可获得该路段的车流量和拥堵情况,同时根据红绿灯的信息可以精确地判断时候有闯红灯的车辆,再将交通信息同步到远程监控平台上从而实现对道路上交通情况的智能监控。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为PLC工控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监控杆和远程监控平台,监控杆包括安装在道路两边的立杆和安装在立杆顶部的横杆,立杆上设有设备箱,设备箱中设有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横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每一条车道的正上方,通信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n监控杆设置在安装红绿灯的所有路口处,主控单元与红绿灯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缆连接;/n主控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监控杆和远程监控平台,监控杆包括安装在道路两边的立杆和安装在立杆顶部的横杆,立杆上设有设备箱,设备箱中设有主控单元和通信单元,横杆上固定设有多个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每一条车道的正上方,通信单元、测高测速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
监控杆设置在安装红绿灯的所有路口处,主控单元与红绿灯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缆连接;
主控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为PLC工控主机,PLC工控主机通过数据线与红绿灯空控制器连接,PLC工控主机上设有时间同步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高测速单元包括第一红外测距仪和第二红外测距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凤朱子龙高尚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易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