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1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主要包括:内部可收缩隐藏第二灯杆的第一灯杆、底座、灯组机构和顶帽;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支撑腿、绳钩和角度调节球,所述角度调节球为上表面为平面的半球形,且通过限位转轴转动镶嵌在所述底座中心,每个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灯杆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灯组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灯组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灯组机构上的多个照明条,每个所述照明条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照明条多角度的调节,工况较差时可调节灯杆经行照明,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
本技术涉及智能灯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的设备、物品杂乱,因此工地上用电照明很重要,对临时用电照明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常规做法,是将照明条具接上电线,并挂接在需要照明的地方,电线的连接和灯具的安装都很随意,这种随意的接电很不安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发生人体触电危险,而且随意挂接的照明条具移动起来不方面,要收拢电线、重新安装,并且会产生照明暗角,还存在浪费电能的现象,故需要一种可移动的灯杆作为工地施工的照明工具。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智能灯杆绝大多数都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不仅不能够移动灯杆的位置,而且安装复杂,后续升级很困难,这种灯杆使用起来十分的麻烦,在安装时需要浪费大量资源,成本较高。对于工地一些特殊使用工况,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本技术的技术要点为: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主要包括:内部可收缩隐藏第二灯杆的第一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杆底部的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杆上可旋转的灯组机构,所述第二灯杆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灯组机构脱落的顶帽;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用于设备支撑和移动的多个支撑腿、用于栓绳的绳钩和与所述第一灯杆固定连接用于灯杆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球,所述角度调节球为上表面为平面的半球形,且通过限位转轴转动镶嵌在所述底座中心,每个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灯杆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灯组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灯组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灯组机构上的多个照明条,每个所述照明条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观察窗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其上部开设有密封门,打开密封门可完成机器的维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上均设置有一个灯组调节机构,更加方便的调节照明条的位置。更进一步的,所述灯组调节机构包括:用于照明条滑动的外部滑槽、与每个照明条靠近灯杆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用于连接对应固定块的连接杆,所述第一灯杆上同样设置有用于灯组调节机构竖直滑动的滑轨,调节第一灯杆上的固定块即可对灯组机构进行调节。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且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通过转轴连接,且第二支撑腿可隐藏在所述第一支撑腿内,提高底座的稳固性,减少复杂地形对设备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部中空,且带有侧门,可放置工具,更加方便工人移动阵地。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可固定照明机构,防止照明机构松动导致的照明效果不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技术可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下进行工作,照明角度可随意调节,通过调节角度调节球可对一些传统灯组够不到的地方进行照明,既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又能完成照明工作。第二,本技术的支撑腿分为两部分,且带有滚轮的一部分可折叠进另一部分内,保证在底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防止轮子滚动,导致的底座不稳,照明工作发生意外。第三,本技术底座内部为中空,可放置蓄电池,可放置工具,提升阵地转移速度,使移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内角度调节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腿结构示意图的后视图。其中,1、第一灯杆,2、第二灯杆,21、滑轨,211、限位块,22、顶帽,3、灯组机构,31、照明条,32、滑槽,4、底座,41、侧门,42、支撑腿,421、转轴,422、第一支撑腿,423、第二支撑腿,424、滚轮,43、绳钩,44、角度调节球,441、限位转轴,5、灯组调节机构,51、固定块,52、连接杆,53、外部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主要包括:内部可收缩隐藏第二灯杆2的第一灯杆1、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杆1底部的底座4、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杆2上可旋转的灯组机构3,所述第二灯杆2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灯组机构3脱落的顶帽22;所述底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4底部用于设备支撑和移动的多个支撑腿42、用于栓绳的绳钩43和与所述第一灯杆1固定连接用于灯杆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球44;如图3所示,所述角度调节球44为上表面为平面的半球形,且通过限位转轴441转动镶嵌在所述底座4中心,每个所述支撑腿42底部设置有滚轮4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灯杆2上设置有滑轨21,所述灯组机构3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1上;所述灯组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灯组机构3上的多个照明条31,每个所述照明条31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槽32内。所述底座4内部中空,且带有侧门41。所述滑轨21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块211。实施例2:所述实施例2与所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灯杆1和第二灯杆2上均设置有一个灯组调节机构5。所述灯组调节机构5包括:用于照明条31滑动的外部滑槽53、与每个照明条31靠近灯杆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块51、用于连接对应固定块51的连接杆52,所述第一灯杆1上同样设置有用于灯组调节机构5竖直滑动的滑轨21。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支撑腿42包括:第一支撑腿422、第二支撑腿423,且所述第一支撑腿422和第二支撑腿423通过转轴421连接,且第二支撑腿423可隐藏在所述第一支撑腿422内,所述转轴421仅可完成180°的翻转。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通过绳钩43将底座4移动至需要照明的位置,折动转轴421,将第二支腿423折叠进第一支腿422内,等底座4固定好后,再向左或者向右推拉第一灯杆1,完成灯杆的角度调节,在拉动第一灯杆1上的灯组调节机构5完成灯组高低的调节,通过将第一灯杆1上的灯组调节机构5上的固定块51在外部滑槽53内滑动调节,即可完成对应照明条31的位置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内部可收缩隐藏第二灯杆(2)的第一灯杆(1)、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杆(1)底部的底座(4)、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杆(2)上可旋转的灯组机构(3),所述第二灯杆(2)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灯组机构(3)脱落的顶帽(22);/n所述底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4)底部用于设备支撑和移动的多个支撑腿(42)、用于栓绳的绳钩(43)和与所述第一灯杆(1)固定连接用于灯杆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球(44),所述角度调节球(44)为上表面为平面的半球形,且通过限位转轴(441)转动镶嵌在所述底座(4)中心,每个所述支撑腿(42)底部设置有滚轮(424);/n所述第二灯杆(2)上设置有滑轨(21),所述灯组机构(3)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1)上;/n所述灯组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灯组机构(3)上的多个照明条(31),每个所述照明条(31)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槽(3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内部可收缩隐藏第二灯杆(2)的第一灯杆(1)、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杆(1)底部的底座(4)、设置在所述第二灯杆(2)上可旋转的灯组机构(3),所述第二灯杆(2)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灯组机构(3)脱落的顶帽(22);
所述底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4)底部用于设备支撑和移动的多个支撑腿(42)、用于栓绳的绳钩(43)和与所述第一灯杆(1)固定连接用于灯杆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球(44),所述角度调节球(44)为上表面为平面的半球形,且通过限位转轴(441)转动镶嵌在所述底座(4)中心,每个所述支撑腿(42)底部设置有滚轮(424);
所述第二灯杆(2)上设置有滑轨(21),所述灯组机构(3)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1)上;
所述灯组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灯组机构(3)上的多个照明条(31),每个所述照明条(31)均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槽(3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地施工的可移动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杆(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雯陈忠晓徐怀洲黄剑梁运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