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45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行车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当前车道前方是否有积水,并检测所述积水区域对应的影响区域是否有行人,进而判断车辆进入所述积水区域时行人是否处于所述影响区域之内,是则获取所述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及车辆当前车速,计算积水的最大喷溅距离,当检测到行人处于所述最大喷溅距离之内后,判断其它车道的交通状况及积水状况是否满足变道条件,并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避免将路面积水喷溅到行人身上,避免纠纷,提高了驾驶体验。

A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行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在下雨天,经常会发生汽车将路上的积水喷溅到路边行人身上的事故,引起路人的强烈不满,甚至导致车辆违法行为的产生,使驾驶员遭受损失。为避免这类事故发生,目前的方法是司机提前识别路面积水,并尽量降低车速通过,但由于积水识别和减速控制均是通过人工经验估计操作,难免产生误差,仍会导致将积水喷溅到行人身上。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车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避免将路面积水喷溅到行人身上,避免纠纷,提高了驾驶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行车方法,包括:步骤1、检测当前车道前方是否有积水,是则获取积水区域,否则循环执行本步骤;步骤2、检测所述积水区域对应的影响区域是否有行人,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步骤3、判断车辆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检测当前车道前方是否有积水,是则获取积水区域,否则循环执行本步骤;/n步骤2、检测所述积水区域对应的影响区域是否有行人,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n步骤3、判断车辆进入所述积水区域时行人是否处于所述影响区域之外,是则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下一步;/n步骤4、获取所述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H及车辆当前车速V;/n步骤5、根据所述积水深度H和所述车辆当前车速V,计算积水的最大喷溅距离S1;/n步骤6、判断所述行人是否处于所述最大喷溅距离S1之外,是则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下一步;/n步骤7、判断其它车道的交通状况是否满足变道条件,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检测当前车道前方是否有积水,是则获取积水区域,否则循环执行本步骤;
步骤2、检测所述积水区域对应的影响区域是否有行人,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3、判断车辆进入所述积水区域时行人是否处于所述影响区域之外,是则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4、获取所述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H及车辆当前车速V;
步骤5、根据所述积水深度H和所述车辆当前车速V,计算积水的最大喷溅距离S1;
步骤6、判断所述行人是否处于所述最大喷溅距离S1之外,是则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7、判断其它车道的交通状况是否满足变道条件,是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进入步骤9;
步骤8、判断其它车道的积水状况是否满足变道条件,是则进入步骤下一步,否则进入步骤10;
步骤9、发出变道提示信息或减速提示信息;
步骤10、发出减速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之后还包括:
步骤11、控制车辆减速到安全速度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包括:
步骤1101、获取人车距离L;
步骤1102、获取车辆参数;
步骤1103、根据所述人车距离L计算安全速度V';
步骤1104、控制车辆自动减速到所述安全速度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速度V'=sqr[L*gρDR2arccos(1-H/R)/m],其中L表示人车距离,g表示重力加速度,ρ表示水的密度,D表示轮胎宽度,R表示轮胎半径,m表示轮胎自身重量与其承受的车体重量之和,arccos表示反余弦运算,sqr[]表示开方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01、获取行人的第一位置P1和移动速度Vp;
步骤402、计算车辆从当前位置进入到所述积水区域所需的时长t;
步骤403、计算车辆进入所述积水区域时行人的第二位置P2;所述P2=P1+Vp*t;
步骤404、判断所述第二位置P2是否处于所述影响区域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H包括:
步骤501、向所述积水区域发射雷达波;
步骤502、在t1时刻接收所述雷达波的第一反射波;
步骤503、在t2时刻接收所述雷达波的第二反射波;
步骤504、计算所述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深度H=c*(t2-t1)cosα/2,c为电磁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α为雷达波进入积水的入射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其它车道的积水状况是否满足变道条件包括:
步骤901、判断其它车道是否有积水,是则获取积水区域,否则进入步骤906;
步骤902、获取积水区域的积水深度及车辆当前车速;
步骤903、根据所述积水深度和所述车辆当前车速计算积水的最大喷溅距离;
步骤904、判断车辆进入所述积水区域时行人是否处于所述最大喷溅距离之内,是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905、判断其它车道不满足变道条件;
步骤906、判断其它车道满足变道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平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