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建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大空间的空调系统,通常为了保障整个空间的环境,消耗了过多的风量及冷热量,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采取面向需求的通风,进行局部保障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空调能耗的需求。然而针对人员局部环境保障或控制对于室内人员定位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室内人员定位方式有,红外热成像定位、蓝牙定位、无线射频定位等,但是这些定位系统实际应用上在定位的速度、精度、便捷性和稳定性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及装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三个视角下的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对所述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进行人体骨架关键节点提取,获得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基于对极约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至少三个视角下的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n对所述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进行人体骨架关键节点提取,获得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n基于对极约束准则对所述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进行三维重构和数据融合,获得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n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按照预设的调控策略对送风模式进行实时调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三个视角下的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
对所述室内人员分布实时图像进行人体骨架关键节点提取,获得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
基于对极约束准则对所述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进行三维重构和数据融合,获得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
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按照预设的调控策略对送风模式进行实时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对极约束准则对所述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进行数据融合和三维重构,获得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具体包括:
利用相机标定数据对所述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进行对极约束检查,获得不同视角下人体骨架关键节点之间的极面几何约束残差;
基于人体关键位置统计数据,筛选出所述极面几何约束残差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作为一对匹配估计;
计算剩余的单个视角的人体骨架关键节点的二维坐标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方向差,基于所述水平距离和方向差,进行多对匹配检查;
针对多个视角下重构的重叠的点进行多点重复匹配检测,对剩余的单个视角的匹配结果进行单点匹配检查,获得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策略以满足人员热舒适需求为目标,相应地,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按照预设的调控策略对送风模式进行实时调控,具体为:
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对送风的风口进行调节,包括风口的开启和对开启的风口的送风速度和方向的调节;
基于所述室内人员的姿态信息和活动强度信息对送风的温度及速度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策略以满足工艺洁净度的污染物控制为目标,相应地,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活动强度信息,按照预设的调控策略对送风模式进行实时调控,具体为:
基于所述室内人员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对送风的风口进行调节,包括风口的开启;
基于所述室内人员的姿态信息和活动强度信息对送风的速度进行调节。
5.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面向人员送风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庭,王欢,赵家安,王贵锦,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