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856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0
本公开涉及一种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利用摄像装置获取初始图像,对初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基于灰度图像获得该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基于灰度图像和直方图获得该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进而基于第一类预定阈值判断灰度图像是否为条栅视力图像,若灰度图像是条栅视力图像,则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基于二值图像和多条预定映射线获得目标像素点在各条预定映射线上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基于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目标像素点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和第二类预定阈值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从而确定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其中,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垂直于目标预定映射线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
本公开具体涉及一种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视网膜疾病例如RP(视网膜色素变性)、AMD(与老年有关的黄斑变性)等是重要的致盲性疾病,患者因感光通路受阻而导致视觉下降或致盲。随着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出现了使用视网膜刺激器等来修复上述视网膜疾病的技术手段。现有的视网膜刺激器一般包括布置在患者体外的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和放置在患者的眼球内植入体(也称“植入装置”)。其中,体外的摄像装置捕捉外界的图像获得图像信号,图像处理装置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也称“视觉信号”)发送给植入体。植入体进一步将这些图像信号转化成电刺激信号,以刺激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或双极细胞,从而给患者产生光感。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条栅视力作为视网膜刺激器的主要评价指标。然而,由于图像处理装置通常是直接通过压缩的方法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因此使得视网膜刺激器难以识别需要较高视力需求例如小于最小分辨视角的对数为2.3的条栅视力图像。现有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是有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识别条栅视力图像并具有较小运算量的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所述视网膜刺激器包括位于体外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所述摄像装置获取初始图像;(b)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根据所述灰度图像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像素分布的直方图,根据所述灰度图像和所述直方图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c)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第一类预定阈值判断所述灰度图像是否为条栅视力图像;(d)若所述灰度图像为所述条栅视力图像,则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e)从所述二值图像选出目标像素值,根据设置于所述二值图像中的多条预定映射线的垂直方向上是否存在具有所述目标像素值的目标像素点,获得所述目标像素点在各条预定映射线上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并且(f)根据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所述目标像素点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和第二类预定阈值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从而确定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其中,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垂直于所述目标预定映射线的方向。在本公开中,视网膜刺激器利用摄像装置获取初始图像,对初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基于灰度图像获得该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基于灰度图像和直方图获得该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进而基于第一类预定阈值判断灰度图像是否为条栅视力图像。若灰度图像是条栅视力图像,则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基于二值图像和多条预定映射线获得目标像素点在各条预定映射线上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基于各条预定映射线上具有目标像素点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和第二类预定阈值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从而确定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其中,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垂直于目标预定映射线的方向,且二值图像是由初始图像获得的,由此能够确定初始图像上的条栅方向。由此能够有效识别条栅视力图像,并具有较小运算量。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像素数量、灰度均值和根据所述灰度图像获得的区域质心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数量是基于所述直方图获得的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在各个像素区间内的像素的数量,所述灰度均值是所述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由此能够获得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第二像素数量,其中,所述第二像素数量为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均值的像素的数量和/或灰度值大于所述灰度均值的像素的数量。由此能够获得第二像素数量。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像素区间包括黑像素区间、白像素区间和多个其他像素区间,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黑像素区间的像素的数量与所述白像素区间的像素的数量的差和和,以及所述多个其他像素区间的像素的数量的和,其中,所述黑像素区间包括灰度值为0~50的像素,所述白像素区间包括灰度值为201~255的像素。由此能够获得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像素数量、所述灰度均值、所述区域质心坐标和所述第二像素数量,所述第一类预定阈值具有与各类特征信息相对应的阈值范围。由此能够将第一类预定阈值和特征信息进行对应的比较。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条栅视力图像的条栅方向选自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的第一方向和与所述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的第二方向中的一种。由此能够便于后续确定条栅视力图像的条栅方向。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从所述二值图像的一侧到所述二值图像的另一侧,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的方向分别为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的第一方向和与所述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5°的第二方向。由此能够便于确定预定映射线。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所述目标像素值为所述二值图像中的最小灰度值。由此能够从二值图像中选出目标像素值。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在步骤(f)中,通过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类预定阈值比较来判断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对应像素点是否连续,进而确定所述目标预定映射线。由此能够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中,可选地,在步骤(e)之前,还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膨胀和腐蚀处理。由此能够便于后续对条栅视力图像中条栅方向进行识别。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条栅视力图像并具有较小运算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的灰度图像和直方图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方向模板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刺激电极阵列的配置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本公开提供一种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在本公开中,能够有效地识别条栅视力图像并具有较小的运算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本公开。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1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所涉及的视网膜刺激器1例如可以特别适用于视网膜病变而导致失明,但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等视觉通路保留完好的患者。在本公开中,视网膜刺激器1有时也称为“人工视网膜”、“人造视网膜”、“人工视网膜系统”、“人造视网膜系统”、“视觉修复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所述视网膜刺激器包括位于体外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a)利用所述摄像装置获取初始图像;/n(b)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根据所述灰度图像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像素分布的直方图,根据所述灰度图像和所述直方图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n(c)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第一类预定阈值判断所述灰度图像是否为条栅视力图像;/n(d)若所述灰度图像为所述条栅视力图像,则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n(e)从所述二值图像选出目标像素值,根据设置于所述二值图像中的多条预定映射线的垂直方向上是否存在具有所述目标像素值的目标像素点,获得所述目标像素点在各条预定映射线上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并且/n(f)根据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所述目标像素点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和第二类预定阈值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从而确定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其中,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垂直于所述目标预定映射线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31 CN 201911415252X1.一种视网膜刺激器的条栅视力的检测方法,所述视网膜刺激器包括位于体外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所述摄像装置获取初始图像;
(b)对所述初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根据所述灰度图像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像素分布的直方图,根据所述灰度图像和所述直方图获得所述灰度图像的特征信息;
(c)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第一类预定阈值判断所述灰度图像是否为条栅视力图像;
(d)若所述灰度图像为所述条栅视力图像,则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
(e)从所述二值图像选出目标像素值,根据设置于所述二值图像中的多条预定映射线的垂直方向上是否存在具有所述目标像素值的目标像素点,获得所述目标像素点在各条预定映射线上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并且
(f)根据所述各条预定映射线上的所述目标像素点投影的对应像素点的数量和第二类预定阈值确定目标预定映射线,从而确定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其中,所述二值图像上的条栅方向垂直于所述目标预定映射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像素数量、灰度均值和根据所述灰度图像获得的区域质心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数量是基于所述直方图获得的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在各个像素区间内的像素的数量,所述灰度均值是所述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第二像素数量,其中,所述第二像素数量为所述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均值的像素的数量和/或灰度值大于所述灰度均值的像素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伟陈志王追钟灿武雷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