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9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下边框区及弯折区,在显示区内每一列多个触控感应块与其电性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形成一个纵向触控组;在下边框区内设有均呈T形的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和第二信号线汇合区,两者的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且通过将触控信号线走线部分放置于显示区内,可降低下边框区宽度,实现触控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同步可提升大板产出率,提升产能。

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装置技术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般说来,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装置的标配之一,其中电容性触控屏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屏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面板是否被触摸及确认触摸坐标。电容性触控面板的一种重要触控技术是自容式,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触控面板90包括显示区91、下边框区92(Downborder)以及弯折区93,在显示区91内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块911,以触控面板90纵向中心轴分为左右两侧区域,左右两侧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911分别用触控信号线912连接并向下延伸至下边框区92,触控信号线912在下边框区92的边缘位置汇合成一触控信号线汇合区921,汇合后的触控信号线汇合区921呈7形或倒L形,其上部具有一定宽度W,而对应下边框区92具有一定宽度H,其中W的值小于H的值,该宽度W由显示区91边界至弯折区93边界,是评价显示装置外形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弯折区93内设有左右两个触控集成电路931,分别与左右两侧区域的触控信号线912连接。在弯折区93内还设有显示集成电路932,显示集成电路932位于左右两个触控集成电路931之间,与从显示区91延伸至下边框区92的显示信号线913电性连接。随着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加;对应触控信号线也随之增加,触控信号线汇合区宽度W增加,从而导致下边框区宽度H增加,不利于进行窄下边框(Narrowdownborder)设计;且下边框区宽度H增大导致显示装置制作需求空间更大,影响大板产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信号线造成的宽边框,并影响大板产出率的技术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下边框区及弯折区,所述显示区、所述下边框区及所述弯折区沿所述触控面板的纵向中心轴分为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下边框区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下边框区及所述弯折区的交界位置为弯折部。在所述显示区内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块以及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一个触控感应块电性连接;每一列多个触控感应块与其电性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形成一个纵向触控组。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设有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设有第二信号线汇合区;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在所述弯折区内设有第一触控集成电路和第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触控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触控集成电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包括第一扇形连接部以及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呈倒梯形,其两端分别与同等数量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的中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包括第二扇形连接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扇形连接部呈倒梯形,其两端分别与同等数量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扇形连接部的中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同一个纵向对称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扇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扇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同一个纵向对称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感应块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触控信号线穿过一过孔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在纵向方向上,所述下边框区的宽度为H,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的宽度为W,所述触控感应块的宽度为A,满足H-W<A。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感应块为偶数列,所述纵向触控组为偶数组。这样设置可保证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内的所述纵向触控组数目相等,且在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内的所述纵向触控组数目相等,即在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内的所述触控信号线数目相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触控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触控面板一体化设置的显示面板;在所述弯折区内还设有显示集成电路,所述显示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触控集成电路与所述第二触控集成电路之间;在所述显示区内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以及与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的多条显示信号线,所述显示信号线沿纵向延伸经过所述下边框区并与所述弯折区内的显示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信号线走线部分放置于显示区内,并且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可降低下边框区宽度,实现触控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同步可提升大板产出率,从而使产品在外形上及产能、成本上得到优化,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识如下:1、触控感应块,2、触控信号线,3、第一信号线汇合区,4、第二信号线汇合区,5、第一触控集成电路,6、第二触控集成电路,7、显示集成电路,8、显示信号线,10、纵向触控组,31、第一扇形连接部,32、第一延伸部,41、第二扇形连接部,42、第二延伸部,100、触控面板,101、显示区,102、下边框区,103、弯折区,110、第一走线区,120、第二走线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下边框区及弯折区,所述显示区、所述下边框区及所述弯折区沿所述触控面板的纵向中心轴分为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n在所述显示区内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块以及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一个触控感应块电性连接;每一列多个触控感应块与其电性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形成一个纵向触控组;/n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设有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设有第二信号线汇合区;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n在所述弯折区内设有第一触控集成电路和第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下边框区及弯折区,所述显示区、所述下边框区及所述弯折区沿所述触控面板的纵向中心轴分为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
在所述显示区内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块以及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一个触控感应块电性连接;每一列多个触控感应块与其电性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形成一个纵向触控组;
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设有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设有第二信号线汇合区;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的上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多个纵向触控组同等数量的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其下部位于所述下边框区内;
在所述弯折区内设有第一触控集成电路和第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内并与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上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汇合区包括第一扇形连接部以及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呈倒梯形,其两端分别与同等数量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扇形连接部的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汇合区包括第二扇形连接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扇形连接部呈倒梯形,其两端分别与同等数量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二端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