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9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8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层;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导电胶,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银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及侧面、所述导电胶的上表面及侧面以及所述偏光片的侧面相接触,并且与所述接地电路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导电胶层与所述银胶相接触的侧边采用T型、波浪形以及锯齿形结构中的一种,使得所述银胶与导电胶层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实现高效的静电释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触摸屏通常分为:外嵌式(On-Cell)和内嵌式(In-Cell);外嵌式(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表面配触摸传感器,由于多了一层触控层,模组整体厚度较厚,而且在触控时容易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内嵌式(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在减少模组厚度的同时,较完美的实现触控功能,而成为当前消费触控屏的主流。然而内嵌式触摸屏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受外界ESD(静电释放)性能以及TP信号干扰,在整机测试中验证影响触控屏触控性能以及抗静电性能。在现有技术中,消除静电影响大致包括两种途径:一是使用具有高阻抗特性的高阻膜,当高阻膜接地后,可以为电子装置屏蔽静电,但高阻膜在当前使用过程中因为受较高的生产成本以及工艺限制,因此并没有广泛普及;二是通过在彩膜基板上方的偏光片边缘涂敷导电银胶,并将该导电银胶与阵列基板的薄膜晶体管的零电位连接,以消除积累在彩膜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n第一基板;/n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n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接地电路;/n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n导电胶层,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n银胶,所述银胶与所述偏光片的侧面、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面及侧面相接触,并且与所述接地电路电连接;/n其中,所述导电胶层与所述银胶相接触的侧边为T型、波浪形以及锯齿形结构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接地电路;
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导电胶层,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银胶,所述银胶与所述偏光片的侧面、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面及侧面相接触,并且与所述接地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胶层与所述银胶相接触的侧边为T型、波浪形以及锯齿形结构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银胶位于所述导电胶层靠近所述接地电路的一侧,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接地电路至少通过两个所述银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层的材料包括碳粉、石墨烯以及碳管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接地电路的一侧,所述偏光片、所述导电胶层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呈阶梯状设计,所述偏光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导电胶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维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