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面板具有规则区域和与规则区域相邻的异形区域,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触控电极层,设于衬底一侧,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包括沿异形区域的边缘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模块和位于异形区域且与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模块,第一电极模块呈异形,且各第一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与各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满足关系式0.8≤k1:k2≤1.2;第二电极单元,包括位于规则区域的至少一个规则电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通过降低呈异形的第一电极模块和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差值,提高其触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更高的屏占比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全面屏手机中,为了满足弯角、前置摄像头等的设计需求,往往会在手机显示屏上会设置有异形区域。但现有技术中异形区域相比正常区域的触控性能较差,影响用户正常的触控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降低呈异形的第一电极模块和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差值,提升触控面板中触控信号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其触控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规则区域与所述规则区域相邻的异形区域,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异形区域的边缘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模块和位于所述异形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模块,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呈异形,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满足关系式0.8≤k1:k2≤1.2;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规则区域的至少一个规则电极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各个所述规则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相同;优选的,各个所述规则电极模块为呈阵列排布的矩形电极模块,以保证规则区域触控信号量分布的均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呈扇形,且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的各个直边的长度均大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的最长边的长度,以减小第一电极模块和第二电极模块的占空比之间的差值,形成均匀过度,保证触控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相邻的第三电极模块,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与各所述第三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3,满足关系式0.9≤k2:k3≤1.1,以形成更加均匀的电极过渡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小于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小于各所述第三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3,使得异形区域触控更灵敏,提升用户体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呈矩形,所述第三电极模块呈矩形;或,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呈异形,所述第三电极模块呈矩形,以以形成更加均匀的电极过渡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触控面板上还开设有孔,所述异形区域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孔设置,且所述异形区域的边缘轮廓与所述孔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孔呈圆形、水滴形、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以保证触控面积,提高触控的准确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触控电极层呈金属网状结构层,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均包括图案化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绝缘;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的所述第一电极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的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的所述第二电极相互连通,以确定触控位置,保证触控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信号线,以传输触控扫描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保证触控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发光层,设于所述衬底与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一侧的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且第一电极单元的各第一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与各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满足关系式0.8≤k1:k2≤1.2,即各个第一电极模块和第二电极模块的占空比之间的差值不大于0.2,占空比k1具体可以理解为各个第一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的正投影面积与整个第一电极单元的面积比值,占空比k2具体可以理解为各个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的正投影面积与整个第一电极单元的面积比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通过降低呈异形的第一电极模块和第二电极模块在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差值,提升触控面板中触控信号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其触控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第一电极单元;11-第一电极模块;12-第二电极模块;13-第三电极模块;2-第二电极单元;21-规则电极模块;3-孔;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A-规则区域;B-异形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触控面板会形成异形区域,使得异形区域的电极模块的面积小于规则区域的规则电极模块的面积,从而导致异形区域的触控基础电容值和变化量与规则区域的不一致,进而导致异形区域的触控性能下降或调试困难。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规则区域A和与规则区域A相邻的异形区域B,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触控电极层,设于衬底一侧。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1和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规则区域和与所述规则区域相邻的异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n衬底;/n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n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异形区域的边缘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模块和位于所述异形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模块,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呈异形,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满足关系式0.8≤k1:k2≤1.2;/n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规则区域的至少一个规则电极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规则区域和与所述规则区域相邻的异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衬底一侧,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异形区域的边缘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模块和位于所述异形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模块,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呈异形,且各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1与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满足关系式0.8≤k1:k2≤1.2;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规则区域的至少一个规则电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规则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相同;
优选的,各个所述规则电极模块为呈阵列排布的矩形电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呈扇形,且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的各个直边的长度均大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模块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的最长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第二电极模块相邻的第三电极模块,各所述第二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2与各所述第三电极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占空比k3,满足关系式0.9≤k2:k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陆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