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051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应用目标定位为长距离输水管道水下检测需求。机器人采用艏部、艉部设计,艏部、艉部均具备摄像头与照明灯,在无需转弯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操作更简便捷。机器人携带的环臂支撑杆,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伸缩,既能改变支撑角度亦能改变伸缩长度。机器人具备多个功能段,可任意切换组合方式,具备摄像、照明、导航、计程、测深、测温等多种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下输水管道的模块化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浩渺的海洋中,在夯实的地面下,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输水管道,这种管道长达百里、千里,有的甚至远超这个数字。这种管道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使用,必然会受到一定的腐蚀,对管道的检测则变得尤为重要。大部分管道都是金属结构,很多探测设备在这种条件下无法接收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即使找到了缺陷处也难以确定缺陷位置。管道内部充满了水,必须采用水下机器人才能进入探测,但目前大多数的水下机器人定位通过惯性导航传感器、声学多普勒速度仪等仪器辅助测量,由于算法不够成熟,长距离下定位误差特别大。因此需要一款水下机器人,能够检测行走距离、稳定性好、能搭载多个监测装置实现对管道的无死角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整体结构采用模块化思想,拆装更换方便,可进行功能模块更换,可实现整体支撑管壁行走,水体产生的波动对机器人影响较小,非管道检测需求时又可以将环壁支撑杆取下,剩余部分可作为一个水下机器人使用,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艏部开架模块(1)、多功能连接模块(2)、能源模块(3)、主控模块(4)、DVL模块(5)、艉部推进模块(6)、环壁支撑杆(7)、艏部高清水下摄像头(8)、艏部水下照明灯(9)、高度计(10)、周向高清水下摄像头(11)、周向水下照明灯(12)、水下槽道推进器(13)、防撞环(14)、浮力材料(15)、模块电路(16)、交换机(17)、散热片(18)、环壁支撑杆驱动器(19)、把手一(20)、上电开关(21)、电池组(22)、备用电池(23)、主控制器(24)、惯性导航系统(25)、天线(26)、抛载块(27)、DVL传感器(28)、抽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管道勘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艏部开架模块(1)、多功能连接模块(2)、能源模块(3)、主控模块(4)、DVL模块(5)、艉部推进模块(6)、环壁支撑杆(7)、艏部高清水下摄像头(8)、艏部水下照明灯(9)、高度计(10)、周向高清水下摄像头(11)、周向水下照明灯(12)、水下槽道推进器(13)、防撞环(14)、浮力材料(15)、模块电路(16)、交换机(17)、散热片(18)、环壁支撑杆驱动器(19)、把手一(20)、上电开关(21)、电池组(22)、备用电池(23)、主控制器(24)、惯性导航系统(25)、天线(26)、抛载块(27)、DVL传感器(28)、抽气装置(29)、把手二(30)、抽气孔帽(31)、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圆形吊环(34)、艉推推进器(35)、尾翼(36)、水密光纤连接器(37)、艉部高清水下摄像头(38)、艉部水下照明灯(39)、固定圆环(40)、支撑杆(41)、电动推杆(42)、环壁高清水下摄像头(43)、计程装置(44)、计程轮(45)、磁钢(46)、弹簧(47),所述的艏部开架模块(1)为开架结构,包括一个艏部高清水下摄像头(8)、一组水平放置的艏部水下照明灯(9)、四个高度计(10)、三个周向高清水下摄像头(11)、三个周向水下照明灯(12)以及两个水下槽道推进器(13),艏部开架模块(1)头部安装有防撞环(14),艏部开架模块(1)采用浮力材料(15)包裹;所述的多功能连接模块(2)通过水密接插件分别与艏部开架模块(1)内部各组成部分连接,多功能连接模块(2)内部集成模块电路(16)、交换机(17)、散热片(18)、环壁支撑杆驱动器(19),把手一(20)以两侧对称分布的方式安装在多功能连接模块(2)外表面上方;所述的能源模块(3)为机器人的动力源,安装有上电开关(21),能源模块(3)内部设有电池组(22);所述的主控模块(4)内部设有主控制器(24)、备用电池(23)以及惯性导航系统(25),主控模块(4)正上方设有天线(26),正下方设有抛载块(27),所述的DVL模块(5)正下方设有DVL传感器(28),正上方设有抽气装置(29),抽气装置(29)两侧各布置一个把手二(30),抽气装置上方安装一个密封件抽气孔帽(31);所述的艉部推进模块(6)包含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圆形吊环(34)、艉推推进器(35)、尾翼(36)、水密光纤连接器(37)、一个艉部高清水下摄像头(38)、一对艉部水下照明灯(39),其中艉部水下照明灯(39)为水平放置,艉部推进模块(6)的外侧设有“十”字形布置艉推推进器(35)和成“X”形布置尾翼(36);所述的环壁支撑杆(7)固定在机器人上,两个固定圆环(40)分别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武建国张金接王东王昌强张桐瑞姚成林邓中俊王万顺王晓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