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5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泵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包括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墩墙;所述墩墙之间设置有由两组对称布置的拦污栅工件组成的V形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拦污栅板、第一横板、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所述第一拦污栅板下端与进水流道底部接触;通过由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构成的V形槽,能够在不堵塞第二拦污栅板及第三拦污栅板的情况下达到了较好的存储杂物的效果,使得工人能够较长时间才去清理一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会导致堵塞断流的问题,保证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站
,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
技术介绍
泵站前设置拦污栅能够阻止杂物进入水泵,保证水泵机组运行安全。拦污栅一般采用平面形,与水面成75°或90°置于引水河道中或泵站进水流道前。大型泵站需设置清污工作桥,配备清污机。中小型泵站一般不设清污设备,需人工清污,清污困难、危险,清污工作量大。对于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型泵站,栅前杂物以水草为主,水草比重小于水体,浮于水面的水草首先堵塞上部栅面,上部栅面水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在流速较大的情况下,后续水草容易随水流潜入水下堵塞中部和下部栅面,造成人工清污困难。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493851X)公开了一种V形拦污栅,由两块成一定角度的平面栅固定在位于V形顶端的立柱上构成,所述平面栅由栅条、竖梁、边梁组成,栅条水平设置。两平面栅面夹角30°-90°,流速小时取小值,流速大时取大值。所述V形拦污栅的高度高于设置V形拦污栅的过流断面的水深度,V形拦污栅的顶端迎向水流,V形拦污栅上的拦截物沿平面栅的栅条向V形两侧滑移聚集。虽然该专利技术通过栅前水草在水流的作用下沿栅面滑移至并聚集在两侧,靠近河岸,便于岸边人工及时清污,但是该种方式容易使杂物堆积在V形拦污栅前侧,导致需要及时清除V形拦污栅前的杂物,造成人工频繁清污,劳动强度大,而如果不及时清除,又会造成影响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通过由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构成的V形槽,能够在不堵塞第二拦污栅板及第三拦污栅板的情况下达到了较好的存储杂物的效果,使得工人能够较长时间才去清理一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经过第一拦污栅板过滤后的水流在V形槽底层流动,因此不会导致堵塞断流的问题,保证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拦污栅需要人工频繁清污、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包括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墩墙;所述墩墙之间设置有由两组对称布置的拦污栅工件组成的V形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拦污栅板、第一横板、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所述第一拦污栅板下端与进水流道底部接触,所述第一拦污栅板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第一横板高于液面5-10cm布置且其左端与第一拦污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右端与第二拦污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拦污栅板向左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第二拦污栅板下端与第二横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低于液面布置且其与进水流道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二横板右端与第三拦污栅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拦污栅板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三拦污栅板的右端高于液面布置。使用时,通过将拦污栅工件对称布置成V字形,能够相较于平面形的拦污栅具有更大的同流面积,避免杂物阻塞第一拦污栅板,保证进水流道的顺利通流,同时也能够在水流的作用下使杂物沿栅面滑移至并聚集在两侧,靠近墩墙,便于岸边人工及时清污,另外,第一拦污栅板顺着水流方向向右倾斜能够使得在水流很快时水浪将漂浮于上层的杂物冲上第一横板,由于第二拦污栅板设置的较陡,因此杂物能够迅速掉落到由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构成的V形槽内,由于杂物能够继续漂浮在经过V形槽的水流上的,因此在不堵塞第二拦污栅板及第三拦污栅板的情况下达到了较好的存储杂物的效果,使得工人能够较长时间才去清理一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经过第一拦污栅板过滤后的水流在V形槽底层流动,因此不会导致堵塞断流的问题,保证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使第三拦污栅板有一个较大的倾斜幅度来提高V形槽上端的宽度,进而提高存储漂浮杂物的储量。优选的,所述第三拦污栅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增高板,所述增高板高于第一横板布置。通过增高板来提高第三拦污栅板的高度,进而提高其拦污的能力,降低V形槽内杂物随水流从第三拦污栅板上端流出的几率,避免杂物进入泵站内损坏水泵机组。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板下端右侧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下端与进水流道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挡流板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得水流在V形拦污栅的范围内的流动轨迹呈S形,通过连续转向降低水流的冲击力,进而避免产生旋流损坏泵站内的水泵机组,另一方面,能够截留水流下层夹带的泥沙,因此避免泥沙进入本站内损坏水泵机组的问题,保证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优选的,所述V形拦污栅的迎水面一侧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两第一拦污栅板连接处,所述固定板与两侧的墩墙之间设置有振荡板,所述振荡板两端与固定板及墩墙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振荡板与第一拦污栅板平行布置且与第一拦污栅板之间存在间隙。通过第二弹簧及振荡板能够随水浪的动作而摆动,放大水浪的拨动,进而当其朝向第一拦污栅板移动时能够挤压其与第一拦污栅板之间的水流,进而将该部分水流连带杂物一起挤到第一横板上并进入V形槽内收集,避免杂物堵塞第一拦污栅板。优选的,所述墩墙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及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位于第一拦污栅板迎水面一侧,所述第二溢流口位于第二拦污栅板与第三拦污栅板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口及第二溢流口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调节流水流量,讲多余的水从第一溢流口及第二溢流口排出,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漂浮杂物在此堆积,使得漂浮杂物随溢出的水流一起排出,降低工人清理次数及劳动强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拦污栅板、第一横板、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挡流板及进水流道底部共同围成的空腔构成调向腔,所述调向腔内位于第一横板及进水流道底部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挡水叶片,所述挡水叶片高于挡流板布置;所述转轴上端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链条组件与外部驱动设备传动连接;所述墩墙对应调向腔处设置有排污闸门。当调向腔内沉积的泥沙过多时,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能够调节挡水叶片的角度,进而调节水流的流量及流向,方便通过流水来冲刷调向腔底部的泥沙,并将其从排污闸门排出。优选的,所述墩墙之间设置有V形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第二拦污栅板与第三拦污栅板之间且与液面齐平,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其滑动的刮板,所述刮板与墩墙之间的导向杆上均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刮板自由端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延伸至墩墙处。当V形槽内漂浮杂物过多时,通过牵引绳拉倒刮板,使得刮板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在水面向墩墙移动,因此能够轻松到将V形槽内的漂浮杂物移动到墩墙捞出,或者使得漂浮杂物从第二溢流口,极大了降低了劳动强度。优选的,所述刮板下端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横板抵触的清洗刷。通过立柱的设置能够在工人清除V形槽内的漂浮杂物时使清洗刷随刮板来回移动,进而扰动或清洗第二横板上端面,避免细小的泥沙在此处沉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通过由第二拦污栅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拦污栅板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流道(1),所述进水流道(1)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墩墙(11);所述墩墙(11)之间设置有由两组对称布置的拦污栅工件组成的V形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拦污栅板(2)、第一横板(3)、第二拦污栅板(4)、第二横板(5)及第三拦污栅板(6),所述第一拦污栅板(2)下端与进水流道(1)底部接触,所述第一拦污栅板(2)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第一横板(3)高于液面5-10cm布置且其左端与第一拦污栅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3)右端与第二拦污栅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拦污栅板(4)向左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第二拦污栅板(4)下端与第二横板(5)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5)低于液面布置且其与进水流道(1)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二横板(5)右端与第三拦污栅板(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拦污栅板(6)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三拦污栅板(6)的右端高于液面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流道(1),所述进水流道(1)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墩墙(11);所述墩墙(11)之间设置有由两组对称布置的拦污栅工件组成的V形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拦污栅板(2)、第一横板(3)、第二拦污栅板(4)、第二横板(5)及第三拦污栅板(6),所述第一拦污栅板(2)下端与进水流道(1)底部接触,所述第一拦污栅板(2)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第一横板(3)高于液面5-10cm布置且其左端与第一拦污栅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3)右端与第二拦污栅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拦污栅板(4)向左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90°;第二拦污栅板(4)下端与第二横板(5)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5)低于液面布置且其与进水流道(1)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二横板(5)右端与第三拦污栅板(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拦污栅板(6)向右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三拦污栅板(6)的右端高于液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拦污栅板(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增高板(61),所述增高板(61)高于第一横板(3)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板(5)下端右侧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流板(15),所述挡流板(15)下端与进水流道(1)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拦污栅的迎水面一侧上端设置有固定板(81),所述固定板(81)固定于两第一拦污栅板(2)连接处,所述固定板(81)与两侧的墩墙(11)之间设置有振荡板(8),所述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恩禄颜爱忠卜亚祥宋成法徐银忠孙学文李凡刘金宝代计划张元李莉张世杰尹耕
申请(专利权)人: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