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3370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经1,3‑二取代基吡唑化合物与吡唑‑4‑甲醛肟的反应得到。所述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对有害昆虫呈现出良好防治作用,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农药领域,具体涉及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害虫的防治是农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杀虫剂的使用使多数害虫得到了有效的防治。但随着杀虫剂应用规模扩大,害虫对传统农药产生抗药性,这就需要广大农药化学家研制出新型高效农药。杂环化合物在植物保护领域应用广泛,吡唑甲酰基肟类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杂环化合物,显示出良好杀虫活性,其中代表性化合物如唑螨酯在农药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取代吡唑基团作为重要的杂环单元,经常被引入到农药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吡唑杀虫剂唑虫酰胺等,也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从吡唑甲酰基肟类化合物中探寻出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合理地将取代吡唑基团与吡唑甲酰基肟骨架组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具有农用杀虫应用价值的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对多种害虫如粘虫、蚜虫等具有优良防治效果,且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以满足作物保护对高效杀虫剂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杀虫剂方面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有如通式I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其结构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其中,中间体1,3-二取代基吡唑化合物与中间体吡唑-4-甲醛肟的合成均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通式I化合物对昆虫呈现良好的防治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用作制备杀虫剂,进而保护农业、园艺等植物。所述的昆虫包括粘虫、蚜虫等。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防治的有害生物不限于上述举例的范围。当由通式I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用作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时,可单独使用,或以杀虫组合物的方式使用,如以式I为活性成分,加上本领域常用的农药助剂加工成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乳油等。常用的农药助剂包括:液体载体,如水;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环己醇、甲醇、丁醇、乙二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二甲亚砜、动物和植物油及脂肪酸;常用的表面剂如乳化剂和分散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它助剂,如湿润剂、增稠剂等。由通式I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用作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时,在所述杀虫剂中的含量在0.1%至99.5%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并可根据制剂形式和施用方法确定适当的活性成分含量。通常,在水乳剂中含有5%至50%(重量百分比,下同)所述的活性成分,优选其含量为10%至40%;在悬浮剂中含有5%至50%的活性成分,优选其含量为5%至40%。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的使用,可选择常用的施药方法,如茎叶喷雾、水面施用、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等。例如,当采用茎叶喷雾时,作为活性成分的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可使用浓度范围为1至1000μg/mL的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乳油,优选其浓度为1至500μg/mL。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对有害昆虫如粘虫、蚜虫等显示出优良的防治效果,因此可用来制备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1:在一反应瓶中加入5mmolIIIa及30mL乙腈,然后加入4mL吡啶。冰浴搅拌下,向其中加入4mmol中间体IIa与3mL乙腈的混合溶液。加好后,室温搅拌8小时。除去溶剂后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物Ia;1HNMR(400MHz,CDCl3)δ:8.46-8.47(m,1H,Py-H),7.95(s,1H,CH=H),7.86-7.88(m,1H,Py-H),7.47(d,J=9.2Hz,2H,Ar-H),7.38~7.41(m,1H,Py-H),7.03(s,1H,Pyrazole-H),6.81(d,J=8.8Hz,2H,Ar-H),3.60(s,3H,CH3),2.43(s,3H,CH3).实施例2:在一反应瓶中加入5mmolIIIb及30mL二氯甲烷,然后加入3mL三乙胺。冰浴搅拌下,向其中加入5mmol中间体IIa与3mL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加好后,室温搅拌13小时。除去溶剂后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物Ib;1HNMR(400MHz,CDCl3)δ:8.43-8.45(m,1H,Py-H),7.91(s,1H,CH=H),7.82~7.84(m,1H,Py-H),7.34~7.38(m,3H,Ar-HandPy-H),7.01(s,1H,Pyrazole-H),6.84(d,J=8.8Hz,2H,Ar-H),3.60(s,3H,CH3),2.44(s,3H,CH3),1.32(s,9H,C(CH3)3).实施例3:在一反应瓶中加入7mmolIIIc及35mLDMF,然后加入20mmol碳酸钠。冰浴搅拌下,向其中加入6mmol中间体IIa。加好后,室温搅拌10小时。除去溶剂后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物Ic;1HNMR(400MHz,CDCl3)δ:8.49(d,J=4.4Hz,1H,Py-H),8.06(s,1H,CH=H),7.89~7.92(m,1H,Py-H),7.42~7.63(m,3H,Ar-HandPy-H),7.03(s,1H,Pyrazole-H),6.68~6.95(m,3H,CHF2andAr-H),3.74(s,3H,CH3).实施例4:在一反应瓶中加入8mmolIIId及35mL四氢呋喃,加3mL三乙胺。冰浴搅拌下,向其中加入9mmol中间体IIa与2mL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加好后,继续冰浴搅拌6小时。除去溶剂后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物Id;1HNMR(400MHz,CDCl3)δ:8.49~8.50(m,1H,Py-H),8.02(s,1H,CH=H),7.90~7.92(m,1H,Py-H),7.43~7.46(m,2H,Ar-HandPy-H),7.13~7.15(m,1H,Ar-H),7.04(s,1H,Pyrazole-H),6.65~6.92(m,2H,CHF2andAr-H),3.78(s,3H,CH3).实施例5:在一反应瓶中加入5mmolIIIe及15mL氯仿,加入20mmol乙酸钠。冰浴搅拌下,向其中加入6mmol中间体IIb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I,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唑类衍生物I,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1,3-二取代基吡唑基团的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红钱程张紫婵周逸开石玉军张燕施磊张海军郑丹丹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