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作业的执行方法、装置及带电作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的执行方法、装置及带电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10KV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绝缘斗臂车中间电位作业方法,由人工操作工具完成带电作业。人工带电作业有其困难及局限性,因此开发具有更加安全性及适应性的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高空带电也是非常必要的,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而目前带电作业机器人执行带电作业,带电作业机器人通常放置于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通过人工控制或主从控制的方式对带电作业机器人进行操控,将带电作业机器人移动至指定地点,以使带电作业机器人在该指定地点处执行带电作业,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操作人员位于绝缘斗臂车的主控室内,对绝缘斗臂车和带电作业机器人进行定位操作或更换作业工具操作等,由于需要人工反复调整以将绝缘斗臂车和带电作业机器人调整至合理位置,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操作难度较高,且很难完成较高作业精度的带电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作业的执行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作业的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带电作业系统中的机器人模组,所述带电作业系统还包括斗臂车模组,所述斗臂车模组设置有绝缘斗,所述机器人模组固定在所述绝缘斗处;所述方法包括:/n对作业区域进行一次勘测,得到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一作业对象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作业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斗臂车模组,以使所述斗臂车模组基于所述第一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绝缘斗对应的第一目标位姿,并控制所述绝缘斗达到所述第一目标位姿;/n在所述绝缘斗达到所述第一目标位姿后,对所述作业区域进行二次勘测,得到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二作业对象信息;/n基于所述第二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机器人模组的作业工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作业的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带电作业系统中的机器人模组,所述带电作业系统还包括斗臂车模组,所述斗臂车模组设置有绝缘斗,所述机器人模组固定在所述绝缘斗处;所述方法包括:
对作业区域进行一次勘测,得到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一作业对象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作业对象信息发送至所述斗臂车模组,以使所述斗臂车模组基于所述第一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绝缘斗对应的第一目标位姿,并控制所述绝缘斗达到所述第一目标位姿;
在所述绝缘斗达到所述第一目标位姿后,对所述作业区域进行二次勘测,得到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二作业对象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机器人模组的作业工具对应的第二目标位姿,并控制所述作业工具达到所述第二目标位姿,以利用所述作业工具执行带电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模组包括机器人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底座上的全局相机和机器人激光雷达;
对作业区域进行一次勘测,得到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一作业对象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全局相机采集作业区域的第一图像信息;
通过所述机器人激光雷达采集所述作业区域的点云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所述点云信息作为所述作业区域中的第一作业对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模组包括第二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作业工具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末端;
基于所述第二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机器人的作业工具对应的第二目标位姿,并控制所述作业工具达到所述第二目标位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作业对象信息确定所述作业工具所在的第二当前位姿和所述作业工具对应的第二目标位姿;
根据所述第二当前位姿和所述第二目标位姿,对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得到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目标轨迹;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轨迹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进行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所述作业工具达到所述第二目标位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末端的双目摄像头;
在所述控制所述作业工具达到所述第二目标位姿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双目摄像头采集所述作业工具的第二图像信息,基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对所述作业工具进行位姿校正。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宇,王新建,陈贤飞,冯俐,李帅,冬旭,任青亭,吕鹏,李威,王朝松,孟希军,周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