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及制造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及制造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曳引轮是曳引机上的绳轮,也称曳引绳轮或驱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而曳引轮在铸造成型后通常使采用车削的方式制造曳引轮上的绳槽,然而在绳槽车削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毛刺,因此就需要对曳引轮上的毛刺进行去除;然而现有市场上只有对曳引轮的外侧面进行打磨的机械,没有对曳引轮上的绳槽内壁进行打磨的机械,所以在使用曳引轮打磨机械对曳引轮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1.无法将电梯曳引轮的绳槽内壁上的毛刺进行去除,使得曳引轮上绳槽内的毛刺会在使用中对曳引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曳引绳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具有安全隐患;2.由于现有的曳引轮打磨机械一次只能对一个电梯曳引轮进行夹持,所以一次只能够对一个电梯曳引轮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包括底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机构(2)、打磨机构(3)、放置台(4)、限位条(5)、调高机构(6)和驱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底座(1)为前侧上端向后倾斜的梯形结构,底座(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转动机构(2),底座(1)上端面上后侧安装有打磨机构(3),底座(1)上端面上均匀安装有放置台(4),且放置台(4)的上端面和底座(1)的倾斜面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限位条(5),底座(1)上端面上安装有调高机构(6),且调高机构(6)位于底座(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调高机构(6)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7);/n所述的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机构(2)、打磨机构(3)、放置台(4)、限位条(5)、调高机构(6)和驱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底座(1)为前侧上端向后倾斜的梯形结构,底座(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转动机构(2),底座(1)上端面上后侧安装有打磨机构(3),底座(1)上端面上均匀安装有放置台(4),且放置台(4)的上端面和底座(1)的倾斜面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限位条(5),底座(1)上端面上安装有调高机构(6),且调高机构(6)位于底座(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调高机构(6)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7);
所述的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轮(21)、转动柱(22)、支撑架(23)、联动板(24)、限位支链(25)、推动支链(26)、转动轴(27)、第一圆形板(28)和转动电机(29),放置台(4)上的限位条(5)之间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转动轮(21),转动轮(21)中部安装有转动柱(22),转动柱(22)下方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右侧均安装有联动板(24),且支撑架(23)和联动板(24)下端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座(1)上的安装槽下侧壁相连接,联动板(24)前端安装有限位支链(25),联动板(24)后端安装有推动支链(26),转动柱(22)之间通过转动轴(27)相连接,且转动轴(27)左侧通过第一圆形板(28)安装有转动电机(29),转动电机(29)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座(1)右侧的联动板(24)上端面上;
所述的打磨机构(3)包括滑动架(31)、打磨板(32)、打磨条(33)、弹簧杆(34)、复位弹簧(35)、打磨电机(36)、椭圆块(37)和导向板(38),底座(1)上端面后侧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滑动架(31),滑动架(3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打磨板(32),且打磨板(32)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均匀安装有打磨条(33),打磨板(32)下端均匀设置有弹簧杆(34),且弹簧杆(34)外侧面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5),且复位弹簧(35)安装在打磨板(32)下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之间,底座(1)上端面后侧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打磨电机(36),打磨电机(36)输出轴上安装有椭圆块(37),且椭圆块(37)的外侧面与打磨板(32)的下端面相贴合,打磨板(32)下端还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导向板(38),导向板(38)下端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7)包括安装底板(71)、丝杠板(72)、丝杠(73)、第二圆形板(74)、驱动电机(75)、安装架(76)、第一滑动环(77)、旋转柱(78)、限位环(79)、限位板(710)、承托板(711)、旋转电机(712)和第一气缸(713),底座(1)右侧安装有安装底板(71),安装底板(71)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丝杠板(72),丝杠板(72)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杠(73),丝杠(73)右端通过第二圆形板(74)安装有驱动电机(75),驱动电机(75)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底板(71)上端面上,丝杠(73)外侧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安装架(76),安装架(76)上端开设有第一滑动槽,且第一滑动槽为前端向上侧倾斜设置,第一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滑动环(77),第一滑动环(77)内设置有旋转柱(78),旋转柱(78)外侧面与第一滑动环(77)的内侧面相贴合,旋转柱(78)右侧依次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环(79)和限位板(710),且限位环(79)和限位板(710)分别位于滑动环的左侧和右侧,限位板(710)右侧下端安装有承托板(711),承托板(711)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712),旋转电机(712)输出轴与旋转柱(78)的右端相连接,安装架(76)后侧开设有第一气缸槽,第一气缸槽内安装有第一气缸(713),且第一气缸(713)输出端与第一滑动环(77)相连接;
所述的旋转柱(78)包括柱体(781)、滑动杆(782)、弹簧挡板(783)、压簧(784)、第一挤压杆(785)和第二挤压杆(786),柱体(781)中部开设有滑杆槽,滑杆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有滑动杆(782),滑动杆(782)左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簧挡板(783),滑动杆(782)外侧面上设置有压簧(784),且压簧(784)安装在弹簧挡板(783)的右侧面与滑杆槽的内壁之间,滑动杆(782)外侧面上通过铰链均匀安装有第一挤压杆(785),柱体(781)上的滑杆槽内壁上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二挤压杆(786),且第二挤压杆(786)均位于第一挤压杆(785)右侧,且第一挤压杆(785)的右端和第二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