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14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养殖箱和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池塘为养殖箱的载体,养殖箱包括养殖箱箱体和养殖箱支架,养殖箱为可拆卸拼接结构;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尾水沉淀模块、生物刷模块、种植净化模块和人工湿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体布局、空间利用、构建成本、施工难度、废水利用、节能减排和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更加优化,是一种广泛适应池塘养殖的养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备生态化、多样化和普遍适应性;相比以往的池塘养殖,其构建成本低,可根据渔民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还可以同时实现高密度集约化、生态化(零排放)、品质化、自动化、和多元化的现代养殖,是现阶段和未来池塘养殖优化升级的一种新选择。

A free combination pond 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产品品质和养殖环境愈发重视,生态养殖是大势所趋。网箱养殖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受到限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陆地集约化养殖成本的投入和风险较高,但池塘养殖依旧是淡水养殖的主体,各个养殖区域存在差异、鱼塘形态和规格各不相同,广大养殖户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普遍适应池塘的养殖系统问世推广。目前,大部分池塘养殖还比较传统,许多渔民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水质净化设施,这一做法只是增加设施却很少带来收益。池塘工程化圈养系统虽然水质净化效果明显,但也存在许多不足:(1)池塘工程化圈养系统的养殖桶为圆形,底部为圆锥,直径为4m,由对称的两部分拼接组成,建模成本高,组装难度大,施工强度大;(2)集污塔进水口离地高3m,养殖桶底部排污口深3m,水位差达到6m,配套的抽污泵功率为4kw,扬程为20m,且每四个养殖桶就需要搭配一套集排污设施,建造成本和能耗高;(3)集污塔底部沉淀的污泥需要人工清理,既浪费人力又不能得到直接充分的利用;(4)该系统一旦建成就很难更改,每个圈之间不能串联,不能实现灵活改装,养殖空间仅局限在单个圈内;(5)塘埂的大部分区域闲置,造成资源和空间的浪费,没有实现种养结合的多重收益;(6)总体而言,这套圈养系统的建造成本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到广大的个体养殖户的经济实力,推广难度还较大。浮式圆槽流水养殖系统采用柔性材料搭建,也存在许多不足,包括养殖空间局限、容易长青苔堵塞排水窗口和排污拦栅的网眼、水体交换效果差、人工增氧能耗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差难以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整体布局、空间利用、构建成本、施工难度、废水利用、节能减排和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更加优化,是一种广泛适应池塘养殖的养殖系统;本专利技术还具备生态化、多样化和普遍适应性;相比以往的池塘养殖,其构建成本低,可根据渔民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还可以同时实现高密度集约化、生态化(零排放)、品质化、自动化、和多元化的现代养殖,是现阶段和未来池塘养殖优化升级的一种新选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养殖箱和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所述池塘为所述养殖箱的载体,所述养殖箱包括养殖箱箱体和养殖箱支架,所述养殖箱箱体包括顶部的矩形箱体和位于矩形箱体底部的锥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部为养殖区,所述矩形由两个侧板和两个隔板合围而成,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网格进水孔,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可拆装连接,所述锥形箱体内部为集污区,所述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矩形箱体与所述锥形箱体之间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顶部铺设增氧管,所述增氧管连接增氧机,所述增氧管的顶部铺设有起捕网;所述养殖箱支架架设于所述养殖箱箱体外部;所述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在池塘塘埂上尾水沉淀模块、生物刷模块、种植净化模块和人工湿地模块,所述尾水沉淀模块为一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首端的进水口通过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口,管路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污锥,集污锥的底部设置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池顶部的上清液流入所述生物刷模块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尾水再依次经过所述种植净化模块和所述人工湿地模块进行净化处理。优选地,所述池塘内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养殖箱或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养殖箱,各个所述养殖箱的四周设置有供人行走的甲板,所述甲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优选地,还包括推水设施,在多个所述养殖箱相互拼接时,在流道的端部设置所述推水设施推动水流循环。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照明设备。优选地,所述养殖箱支架包括顶部的矩形框架、底部的锥形框架和4个支柱,4个所述支柱支撑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四角处,所述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卡位所述矩形箱体的卡槽,所述锥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排污口穿出的通孔;所述隔离网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侧板和所述矩形框架上设置的穿孔内。优选地,所述支柱为漂浮式或固定式,所述支柱为漂浮式时其顶部设置有漂浮装置。优选地,所述矩形箱体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其边长为3-10m,总深度为1.5-3m,所述锥形箱体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优选地,所述养殖箱由硬质材料制成,硬质材料为塑钢或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或所述养殖箱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为PVC涂层帆布。优选地,所述尾水沉淀模块与所述生物刷模块之间隔板上设置有流水开关;所述生物刷模块内设置有向种植净化模块顶部输送水流的水泵。优选地,所述生物刷模块内部悬挂生物刷,生物刷为工业毛刷辊滚筒刷;所述种植净化模块内设置有若干水槽,所述水槽内种植有植物。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鱼塘里养殖,塘埂则进行尾水集中起来结合种植农作物进行净化处理,不仅增加了单位空间的生产效益,还实现了水体净化,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养殖方式。(2)、本专利技术的养殖箱采用组装方式,有利于建筑材料的生产,而且施工难低,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3)、本专利技术养殖箱进水孔是网孔,有利于水体交换和鱼类利用鱼塘的水体溶氧。(4)、本专利技术底部设有起补网,捕捞非常方便,一个养殖箱2-4个人就可以进行捕捞,在养殖箱建造区域的中间区域留出足够的宽度方便搬运的拖车通行,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也可将鱼集中到靠近岸边的养殖箱进行捕捞。(5)、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尾水处理方式,将净化水体的功能区模块化,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零排放”养殖,而且不占用养殖水面,工程简单,还能增加种植收益。(6)、本专利技术管理方便、更加可控。每个养殖箱相对独立,可以实现精准投喂,减少饲料的浪费;若遇到鱼病发生,只需要在对应的养殖箱用药治疗即可,大大降低了疾病的传染能力,有利于及时控制和治疗,集中用药的效果也更好,同时还减少了用药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7)、本专利技术具有健康、绿色、增产增效的优越性,理论上水产品产量可比传统池塘高出2倍以上,而且养殖过程水质优良,水产品质量和健康有保障。(8)、本专利技术的养殖箱可塑性强,具有多样化特点。其一是外部支架可以按照池塘原来的形状进行布局,可以适应池塘形状的多样化特点;其二是养殖箱可进行拆分和改装,既可以单个养殖箱独立养殖,还可以将养殖箱连串起来,改造成长方形、“回”型等多种养殖模式。(9)、本专利技术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的上市质量,在水产品上市之前将养殖箱连串起来,改造成长方形、“回”型等,再外加水泵等推水设施进行短期的流水训练,这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品质,有利于销售和增加收益。(10)、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单一品种的养殖还可以进行套养和混养,能多方面满足养殖户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养殖箱和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n所述池塘为所述养殖箱的载体,所述养殖箱包括养殖箱箱体和养殖箱支架,所述养殖箱箱体包括顶部的矩形箱体和位于矩形箱体底部的锥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部为养殖区,所述矩形由两个侧板和两个隔板合围而成,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网格进水孔,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可拆装连接,所述锥形箱体内部为集污区,所述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矩形箱体与所述锥形箱体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顶部铺设增氧管,所述增氧管连接增氧机,所述增氧管的顶部铺设有起捕网;所述养殖箱支架架设于所述养殖箱箱体外部。/n所述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池塘塘埂上的尾水沉淀模块、生物刷模块、种植净化模块和人工湿地模块,所述尾水沉淀模块为一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首端的进水口通过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口,管路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污锥,集污锥的底部设置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池顶部的上清液流入所述生物刷模块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尾水再依次经过所述种植净化模块和所述人工湿地模块进行净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养殖箱和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
所述池塘为所述养殖箱的载体,所述养殖箱包括养殖箱箱体和养殖箱支架,所述养殖箱箱体包括顶部的矩形箱体和位于矩形箱体底部的锥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部为养殖区,所述矩形由两个侧板和两个隔板合围而成,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网格进水孔,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可拆装连接,所述锥形箱体内部为集污区,所述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矩形箱体与所述锥形箱体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顶部铺设增氧管,所述增氧管连接增氧机,所述增氧管的顶部铺设有起捕网;所述养殖箱支架架设于所述养殖箱箱体外部。
所述模块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池塘塘埂上的尾水沉淀模块、生物刷模块、种植净化模块和人工湿地模块,所述尾水沉淀模块为一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首端的进水口通过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口,管路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集污锥,集污锥的底部设置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池顶部的上清液流入所述生物刷模块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尾水再依次经过所述种植净化模块和所述人工湿地模块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内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养殖箱或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养殖箱,各个所述养殖箱的四周设置有供人行走的甲板,所述甲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水设施,在多个所述养殖箱相互拼接时,在流道的一端设置所述推水设施推动形成水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鹏张荣层汤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