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01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属于底滤技术领域;包括水族箱体与底滤平台板;水族箱体内侧上端卡接有隔网板,水族箱体内侧右端开槽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中纵向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端与水族箱体内侧互通,出水管下端套接有塞口阀,塞口阀中开槽设置有测流道;底滤平台板上端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水泵箱、底滤箱与沉淀箱,沉淀箱靠近底滤箱一端贯通设置有液仓,液仓与底滤箱、底滤箱与水泵箱之间均贯通设置有虹吸管,水泵箱内安装有水泵,水泵箱左侧上端嵌接有阀口,该种水族箱通过干湿分离的底滤结构配合溢流通道完成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在有限空间中提高滤料、溢流等结构的有效使用空间,提高了该水族箱底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
本技术涉及底滤
,特别是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
技术介绍
底滤是鱼缸过滤方式的一种,可以为滤材提供的空间最大,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培养,底滤缸通常隐藏在底柜里面,整体看起来美观整洁,换水等操作可以在底缸进行,可以明显的减少对缸内鱼只造成的影响;现有底滤装置通过分区、湿滤的方式处理水族箱溢出水流,通过底滤装置的过滤循环来进行养水,养殖用水经过反复利用后水中存在的鱼类粪便、养料等易残积于底滤装置中,其湿滤的过滤方式使水体反复经过过滤结构,过滤结构、滤料负担较高,长期使用后将影响底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包括水族箱体与底滤平台板;所述水族箱体内侧上端卡接有隔网板,所述水族箱体内侧右端开槽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中纵向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端与水族箱体内侧互通,所述出水管下端套接有塞口阀,所述塞口阀中开槽设置有测流道;所述底滤平台板上端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水泵箱、底滤箱与沉淀箱,所述沉淀箱靠近底滤箱一端贯通设置有液仓,所述液仓与底滤箱、底滤箱与水泵箱之间均贯通设置有虹吸管,所述水泵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箱左侧上端嵌接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水泵出口互通,所述阀口上端插接有循环管;所述沉淀箱中填充设置有若干块滤板,所述沉淀箱上端插接有接插管,所述接插管上端外侧套接设置有流道接口,所述流道接口与测流道互通。进一步的,所述隔网板左右两侧分隔形成有若干矩形网口,所述隔网板水平高度高于溢流槽上端槽口。进一步的,所述底滤箱中均匀填充有滤棉。进一步的,所述滤板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滤板为中空填充软板,所述滤板中填充有颗粒滤料。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横向贯穿于沉淀箱并与所述接插管互通。进一步的,所述测流道形成于塞口阀与出水管之间,所述测流道与溢流槽互通。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的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该种水族箱溢流结构与其底滤装置循环出水管道相通,在有限空间里避免了水族箱、底滤装置连通结构占用空间过大的同时,利用塞口阀与出水管间形成的测流道来满足于向水族箱外溢流的水流疏通,溢流槽中通过水流与出水管排出水流维持在相对平衡,保证了水族箱水流供给的稳定,提高了该水族箱的适用性。2.本方案中的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其中底滤装置在传统分区设置的沉淀箱、底滤箱、水泵箱下,通过填充于沉淀箱、底滤箱中滤料对流经水体进行干湿分离的过滤,经过沉淀箱中滤板层层湿滤,后由底滤箱中填充颗粒进行干滤,减轻了单次循环过滤时底滤装置中结构、滤料的物理负担,从而有效延长了底滤装置的有效使用时间,保证了底滤装置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族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沉淀箱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水族箱体、2-隔网板、3-底滤平台板、4-沉淀箱、5-底滤箱、6-水泵箱、7-循环管、8-溢流槽、9-出水管、10-塞口阀、11-侧流道、12-阀口、13-虹吸管、14-液仓、15-滤板、16-接插管、17-流道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结合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包括水族箱体1与底滤平台板3;水族箱体1内侧上端卡接有隔网板2,水族箱体1内侧右端开槽设置有溢流槽8,溢流槽8中纵向设置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上端与水族箱体1内侧互通,出水管9下端套接有塞口阀10,塞口阀10中开槽设置有测流道11,隔网板2左右两侧分隔形成有若干矩形网口,隔网板2水平高度高于溢流槽8上端槽口,测流道11形成于塞口阀10与出水管9之间,测流道11与溢流槽8互通,当水族箱体1中水平面高过溢流槽8上端槽口时,多余水流将向溢流槽8中溢流,直至水平面低于溢流槽8,溢流水体随自重沿溢流槽8下落至塞口阀10位置,并沿测流道11下通至流道接口17处;底滤平台板3上端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水泵箱6、底滤箱5与沉淀箱4,沉淀箱4靠近底滤箱5一端贯通设置有液仓14,液仓14与底滤箱5、底滤箱5与水泵箱6之间均贯通设置有虹吸管13,水泵箱6内安装有水泵,水泵箱6左侧上端嵌接有阀口12,阀口12与水泵出口互通,阀口12上端插接有循环管7,底滤箱5中均匀填充有滤棉,下通水流将依次沿流道接口17、沉淀箱4、液仓14、底滤箱5进入水泵箱6,水泵箱6接通电源后制动,抽出水流将赋予水压,并沿阀口12进入循环管7,后随着循环管7、接插管16、出水管9重新排入水族箱体1中;沉淀箱4中填充设置有若干块滤板15,沉淀箱4上端插接有接插管16,接插管16上端外侧套接设置有流道接口17,流道接口17与测流道11互通,滤板15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滤板15为中空填充软板,滤板15中填充有颗粒滤料,循环管7横向贯穿于沉淀箱4并与接插管16互通,在上述水流沿流道接口17进入沉淀箱4后,水流经过层层设置的滤板15,先后通过滤板15表面通孔与其中颗粒滤料来分离水流中漂浮的鱼类粪便等杂质,再经过上述底滤箱5、水泵箱6实施过程,以此为一周循环。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包括水族箱体(1)与底滤平台板(3),其特征在于:/n所述水族箱体(1)内侧上端卡接有隔网板(2),所述水族箱体(1)内侧右端开槽设置有溢流槽(8),所述溢流槽(8)中纵向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端与水族箱体(1)内侧互通,所述出水管(9)下端套接有塞口阀(10),所述塞口阀(10)中开槽设置有测流道(11);/n所述底滤平台板(3)上端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水泵箱(6)、底滤箱(5)与沉淀箱(4),所述沉淀箱(4)靠近底滤箱(5)一端贯通设置有液仓(14),所述液仓(14)与底滤箱(5)以及底滤箱(5)与水泵箱(6)之间均贯通设置有虹吸管(13),所述水泵箱(6)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箱(6)左侧上端嵌接有阀口(12),所述阀口(12)与水泵出口互通,所述阀口(12)上端插接有循环管(7);/n所述沉淀箱(4)中填充设置有若干块滤板(15),所述沉淀箱(4)上端插接有接插管(16),所述接插管(16)上端外侧套接设置有流道接口(17),所述流道接口(17)与测流道(11)互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底滤装置的水族箱,包括水族箱体(1)与底滤平台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族箱体(1)内侧上端卡接有隔网板(2),所述水族箱体(1)内侧右端开槽设置有溢流槽(8),所述溢流槽(8)中纵向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端与水族箱体(1)内侧互通,所述出水管(9)下端套接有塞口阀(10),所述塞口阀(10)中开槽设置有测流道(11);
所述底滤平台板(3)上端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水泵箱(6)、底滤箱(5)与沉淀箱(4),所述沉淀箱(4)靠近底滤箱(5)一端贯通设置有液仓(14),所述液仓(14)与底滤箱(5)以及底滤箱(5)与水泵箱(6)之间均贯通设置有虹吸管(13),所述水泵箱(6)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箱(6)左侧上端嵌接有阀口(12),所述阀口(12)与水泵出口互通,所述阀口(12)上端插接有循环管(7);
所述沉淀箱(4)中填充设置有若干块滤板(15),所述沉淀箱(4)上端插接有接插管(16),所述接插管(16)上端外侧套接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令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杜纯生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