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
本技术属于汽车气囊
,尤其是涉及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是汽车约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安全防护装置。在发生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装置于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安全气囊迅速展开,使乘员扑在气囊上,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在我国有C-NCAP新车安全评价规程对车辆进行碰撞测试,其中包括正面100%刚性壁障碰撞与将要实行的MPDB碰撞工况,在多种碰撞中驾驶员安全气囊的设计对车辆安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驾驶员气囊多为由两片圆形织布缝合而成的圆形单腔气囊,其保护效果在结构方面主要受气袋的包形、拉带、排气孔这三个主要的参数影响。气袋的包形对乘员的保护范围、保护角度以及伤害值都有很大影响,而拉带可以控制气袋的展开厚度,进而微调气袋展开方向。传统的圆形单腔气囊内部气压均匀,即便是拉带控制下,气袋也往往呈现中间厚而边缘薄的现象。在碰撞中,乘员头部通常接触气袋中心较厚位置而胸部接触气袋边缘位置,优化气囊泄气参数时往往无法兼顾气袋对头部和胸部的最佳保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内腔(1)、边缘外腔(2)及气体发生器(4);/n所述边缘外腔(2)为环形结构,所述边缘外腔(2)套设在所述中心内腔(1)的外壁,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同轴心,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连接,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连通,所述边缘外腔(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外腔泄气孔(8),所述气体发生器(4)设置在所述中心内腔(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内腔(1)、边缘外腔(2)及气体发生器(4);
所述边缘外腔(2)为环形结构,所述边缘外腔(2)套设在所述中心内腔(1)的外壁,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为圆柱形,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同轴心,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连接,所述中心内腔(1)与所述边缘外腔(2)连通,所述边缘外腔(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外腔泄气孔(8),所述气体发生器(4)设置在所述中心内腔(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纵向断面结构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结构为外凸的弧形,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β由第一弧形结构的端部到第一弧形结构的顶部逐渐减小,β角度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外腔(2)纵向断面结构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弧形结构为外凸的弧形,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切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α由第二弧形结构的端部到第二弧形结构的顶部逐渐减小,α角度为50°-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为单层,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上排列设有多个内腔泄气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未充气平整铺开时,所述中心内腔(1)直径为380-43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外腔(2)未充气平整铺开时,所述边缘外腔(2)直径为600-68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及边缘外腔(2)未充气平整铺开时,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轴向高度为60-90mm。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及边缘外腔(2)充满气后,所述中心内腔(1)与边缘外腔(2)的共用面(5)环向中心线(12)最大直径为350-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充满气后,所述中心内腔(1)轴向厚度范围为180-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外腔(2)充满气后,所述边缘外腔(2)直径范围为600-66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外腔(2)充满气后,所述边缘外腔(2)轴向厚度为80-1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内腔(1)充满气后,所述中心内腔(1)压力范围为160-190KPa。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外腔(2)充满气后,所述边缘外腔(2)压力范围为120-145KPa。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田杰斌,郝毅,方锐,韩菲菲,任鹏飞,何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