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75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属于一种塑料模具结构,其主流道中滑块作为流道内壁面部分凸出设置有扣位块,扣位块由靠近主流道的内壁面的一端朝主流道内部延伸,并与主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扣位间隙,当主流道注胶后,胶料填充扣位间隙以形成在开模过程中将位于主流道内的水口料拉扣在主流道中的扣头,在开模脱模时,利用动模侧或滑块的运动特性,位于主流道中的胶料扣头,在动模侧或者滑块相对定模侧位移时,扣头会扣拉于间隙当中,使位于主流道中的胶料连通主型腔中的注塑件一同留在动模侧,避免了胶料粘定模侧的问题,同时省去拉料杆的结构,并且满足在滑块上表面进胶的设计方案,简化了模具整体结构,降低了模具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而注塑过程中所采用的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注塑模具中一般具有定模、动模以及将胶料注入位于定模与动模之间的型腔的流道,传统设计中,进胶位置通常设计在注塑件的几何中心或注塑件的中线边缘上,但部分注塑件的几何中心或中线边缘表面结构复杂,模具设计时需设计滑块进行抽芯,此种情况下,要么放弃最佳的进胶位置,要么在行位中设计拉料杆机构,这会造成模具尺寸增大或结构复杂化同时降低注塑件的成型质量。一般模具设计中,为便于注塑件的顶出脱模取件,模具开模后注塑件及主流道会设计停留在动模侧,主流道一般设计为圆形或梯形,因其对型腔的包紧力小,易于脱模,为了把主流道留在注塑件的同一侧,会设置流道拉料杆,但当流道下方设计了滑块时,拉料杆需穿过滑块,为实现注塑件的顺利脱模,将使模具机构更为复杂,大大增加了塑料模具的设计成本以及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在主流道上设置用于拉扣胶料的扣位块,简化了模具整体结构,降低设计及加工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包括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匹配形成注胶流道以及产品型腔的定模侧和动模侧,所述动模侧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定模侧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相互配合形成合模状态或相互分离形成开模状态;所述动模侧设置有可在所述动模侧上往复滑移以切换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的滑块,所述注胶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主流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定模侧的副流道;所述产品型腔包括主型腔以及副型腔,所述主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侧并与所述主流道相连通,所述副型腔设置在所述定模侧并与所述副流道相连通;所述定模侧内设置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副流道并形成注胶口,所述进胶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模侧外部连通并形成用于与外部注塑干对接的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凸出设置有扣位块,所述扣位块由靠近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的一端朝所述主流道内部延伸,并与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扣位间隙,当所述主流道注胶后,胶料填充所述扣位间隙以形成在开模过程中将位于所述主流道中的水口料拉扣在所述主流道中的扣头。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包括流道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流道底壁相对两侧的流道侧壁;所述扣位块设置在所述流道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口与所述扣位块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注胶流道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靠近所述产品型腔的一端形成注胶端,所述主流道靠近所述注胶口的一端形成进胶端;所述扣位块一端设置于所述进胶端,所述扣位块的另一端朝所述注胶端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扣位端头。进一步地,所述扣位端头为圆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扣位块与所述主流道之间设置有用于衔接所述扣位块与所述主流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圆弧结构,以使所述扣位块与所述主流道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扣位端头与所述连接部相互衔接。进一步地,所述扣位端头以及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两所述流道侧壁之间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流道与所述扣位块均在所述进胶端往所述注胶端的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定模侧的方向倾斜;所述扣位块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所述注胶流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进一步地,所述动模侧上设置有动模板,所述主型腔设置在所述滑块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侧上设置有热流道镶件以及定模内模,所述副流道设置在所述热流道镶件与所述定模内模之间,所述副型腔设置在所述定模内模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的主流道中滑块作为流道内壁面部分凸出设置有扣位块,扣位块由靠近主流道的内壁面的一端朝主流道内部延伸,并与主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扣位间隙,当主流道注胶后,胶料填充扣位间隙以形成在开模过程中将位于主流道中的水口料拉扣在主流道中的扣头。在开模脱模时,利用动模侧或滑块的运动特性,位于主流道中的胶料扣头,在动模侧或者滑块相对定模侧位移时,扣头会扣拉于间隙当中,使位于主流道中的胶料连通主型腔中的注塑件一同留在动模侧,避免了胶料粘定模侧的问题,同时省去拉料杆的结构,并且满足在滑块上表面进胶的设计方案,简化了模具整体结构,降低了模具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定模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模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口料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水口料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0、定模侧;11、进胶通道;111、注胶口;112、进胶口;12、热流道镶件;13、定模内模;20、动模侧;21、滑块;30、注胶流道;31、主流道;311、流道底壁;312、注胶端;313、进胶端;32、副流道;33、扣位块;331、扣位间隙;332、扣位端头;333、连接部;40、产品型腔;41、主型腔;42、副型腔;50、水口料;51、扣头;60、注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针对部分模具动模侧20型腔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不宜在动模侧20设置注胶流道30的情况下的塑料模具结构,本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其模具整体结构部分与现有技术的模具结构基本一致,包括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匹配形成注胶流道30以及产品型腔40的定模侧10和动模侧20,动模侧20可在靠近和远离定模侧10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相互配合形成合模状态或相互分离形成开模状态。其中,动模侧20设置有可在动模侧20上往复滑移以切换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的滑块21,注胶流道30包括设置在滑块21的主流道31以及设置在定模侧10的副流道32,一般来说,为便于注塑件的顶出脱模取件,模具开模后注塑件及主流道需设计停留在动模侧,主流道一般设计为圆形或梯形,因其对型腔的包紧力小,易于脱模,在主流道部分不设计拉料杆的话,开模时水口料50有极大风险会粘在定模侧10当中。特别的,本实施例中副流道32深度稍大于主流道31,这会导致开模时,在注胶流道30中的水口料50会容易粘在定模侧10当中。而产品型腔40包括主型腔41以及副型腔42,主型腔41设置在动模侧20并与主流道31相连通,副型腔42设置在定模侧10并与副流道32相连通,在注胶过程中,胶料进入由主流道31和副流道32围设形成的注胶流道30,并经注胶流道30注入由主型腔41和副型腔42围设形成的产品型腔40当中,最终胶料在产品型腔40中成型注塑件60。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包括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匹配形成注胶流道以及产品型腔的定模侧和动模侧,所述动模侧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定模侧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相互配合形成合模状态或相互分离形成开模状态;其特征在于:/n所述动模侧设置有可在所述动模侧上往复滑移以切换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的滑块,所述注胶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主流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定模侧的副流道;/n所述产品型腔包括主型腔以及副型腔,所述主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侧并与所述主流道相连通,所述副型腔设置在所述定模侧并与所述副流道相连通;/n所述定模侧内设置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副流道并形成注胶口,所述进胶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模侧外部连通并形成用于与外部注塑干对接的进胶口;/n所述主流道凸出设置有扣位块,所述扣位块由靠近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的一端朝所述主流道内部延伸,并与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扣位间隙,当所述主流道注胶后,胶料填充所述扣位间隙以形成在开模过程中将位于所述主流道内的水口料拉扣在所述主流道中的扣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包括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匹配形成注胶流道以及产品型腔的定模侧和动模侧,所述动模侧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定模侧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相互配合形成合模状态或相互分离形成开模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模侧设置有可在所述动模侧上往复滑移以切换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的滑块,所述注胶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主流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定模侧的副流道;
所述产品型腔包括主型腔以及副型腔,所述主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侧并与所述主流道相连通,所述副型腔设置在所述定模侧并与所述副流道相连通;
所述定模侧内设置有进胶通道,所述进胶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副流道并形成注胶口,所述进胶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模侧外部连通并形成用于与外部注塑干对接的进胶口;
所述主流道凸出设置有扣位块,所述扣位块由靠近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的一端朝所述主流道内部延伸,并与所述主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扣位间隙,当所述主流道注胶后,胶料填充所述扣位间隙以形成在开模过程中将位于所述主流道内的水口料拉扣在所述主流道中的扣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流道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流道底壁相对两侧的流道侧壁;
所述扣位块设置在所述流道底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口与所述扣位块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注胶流道的上下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孔富黄金香陈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