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式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82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式眼镜,包括镜框、镜脚及分别安装固定于镜脚内的发声模组;发声模组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发声器件及分别贯穿壳体的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发声器件将收容空间分隔成耦合后腔与导声前腔,第一出声孔与导声前腔连通,第二出声孔与耦合后腔连通;镜脚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第一音孔与第一出声孔连通,第二音孔与第二出声孔连通,发声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经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向外朝相反的两个方向辐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式眼镜声音效果好、舒适度高且私密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式眼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智能穿戴式眼镜。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式眼镜在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视觉、听觉、触觉是人与外界交互的三大方式,目前,智能穿戴式眼镜上采用的听觉交互,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穿戴式眼镜的声音交互一直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方面,相关技术的智能穿戴式眼镜从穿戴式眼镜的整体重量和尺寸方面考虑,其发声器件多采用微型扬声器或小尺寸的纸盆扬声器或耳机芯片,这类微型电声换能器普遍声学性能要远低于传统音箱用的扬声器,导致整个智能穿戴式眼镜的声音效果很差,尤其体现在低音不足的方面。另一方面,相关技术的智能穿戴式眼镜的扬声器中,大多数没有独立的耦合后腔,这导致扬声器工作时的振动,通过气流传导,直接传递给智能穿戴式眼镜,引起整机的强烈壳振,严重影响了佩戴的舒适度。再一方面,相关技术的智能穿戴式眼镜的声音泄漏较为严重,为了保证佩戴者能够有足够好的声学交互体验,就必须加大穿戴式眼镜本身的声音输出,导致非佩戴者的其他用户也能明显的听到设备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式眼镜,包括镜框和由所述镜框的相对两侧延伸的镜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脚呈中空结构,所述智能穿戴式眼镜还包括分别安装固定于所述镜脚内的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安装在所述镜脚内且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发声器件以及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所述发声器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耦合后腔与导声前腔,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导声前腔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耦合后腔连通;所述镜脚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所述第一音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音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所述发声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经所述第一音孔和所述第二音孔向外朝相反的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式眼镜,包括镜框和由所述镜框的相对两侧延伸的镜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脚呈中空结构,所述智能穿戴式眼镜还包括分别安装固定于所述镜脚内的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安装在所述镜脚内且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发声器件以及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所述发声器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耦合后腔与导声前腔,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导声前腔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耦合后腔连通;所述镜脚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贯穿其上的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所述第一音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音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所述发声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经所述第一音孔和所述第二音孔向外朝相反的两个方向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式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脚包括佩戴时架设于用户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上表面、以及连接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音孔开设于所述下表面以朝向用户耳部,所述第二音孔开设于所述上表面以背离用户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式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壳架以及分别盖设于所述壳架相对两侧并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上盖和下盖,所述发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舒远黄兴志张欣黄翔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