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属于电子设备
,涉及终端、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拍照或录像功能的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等)在拍摄时,摄像头需要充足的进光量以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度。相关技术中为追求高屏占比,减小终端中框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采用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方,摄像头透过屏幕进行拍摄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提高屏占比的目的。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的下方,虽然能够提高屏占比,但由于屏幕会削减进入摄像头中的进光量,影响摄像头拍摄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终端、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的下方显示屏模组会削减进入摄像头中的进光量,导致影响摄像头拍摄效果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正面包括显示区和补光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中框;/n所述中框的正面包括显示区和补光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n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列设置,或者,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一部分区域重叠设置;/n所述补光区和/或所述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通过所述补光区为所述屏下摄像头补充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中框;
所述中框的正面包括显示区和补光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
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列设置,或者,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一部分区域重叠设置;
所述补光区和/或所述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通过所述补光区为所述屏下摄像头补充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列设置,所述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补光灯;
所述补光区设置有扩散组件;
所述补光灯与所述扩散片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光路的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反射至所述扩散片的入射光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列设置,所述补光区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补光灯;
所述补光区设置有扩散组件;
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扩散组件的下方,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扩散组件为所述屏下摄像头补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的一部分区域重叠设置,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补光区的下方;
所述显示屏模组为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OLED的第一局部区域的正投影范围内;
所述补光灯透过所述OLED的所述局部区域为所述屏下摄像头补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的下表面设置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通孔的正投影范围内;或者,所述遮光层上设置有光学扩散油墨孔,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光学扩散油墨孔的正投影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的下表面设置有扩散组件,所述通孔或所述光学扩散油墨孔的范围与所述补光灯沿其发出的光线方向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投影范围呈预设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模组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非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显示屏模组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形或者条状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下方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补光灯为所述屏下摄像头补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为发光二极管LED灯,所述扩散组件为扩散片、扩散膜或光学扩散油墨。
11.一种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中框;
所述中框的正面包括显示区和补光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
所述补光区与所述显示区并列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剑,古蒋林,陈林,韦书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